[实用新型]一种阀门铸造用落砂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55350.8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1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吕小红;苏迎利;吴志清;凡荣;金奉焕;祖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盐电铸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5/04 | 分类号: | B22C5/04;B22C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500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阀门 铸造 用落砂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阀门铸造用落砂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铸造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意义上的铸造工艺已逐步趋于淘汰,新型的铸造工艺得到逐步形成而被广泛应用。面背砂混砂工艺是自硬砂铸造造型中的一种新的工艺,即一套装置设计成两台连续混砂机布置成一种子母式形式,通过操作这种混砂机同时获得面砂和背砂,从而满足造型、浇注和落砂工艺对贴近模型的面砂和远离模型的背砂要求。面背砂混砂工艺采用面砂和背砂两种粘结剂种类和不同加入量来保证面砂既能抵抗高温铁水又能保证良好透气性能,保证背砂具有一定强度又能保证落砂溃散性,总之面背砂混制工艺的关键性能是保证再生砂的烧灼减量。现有技术中,在有面背砂工序操作时,既混一定厚度面砂来覆盖模型,然后再混背砂覆盖面砂,这种人工操作方式即繁杂又难以保证砂型质量。由于自硬砂具有大量的有毒气味,对操作人员健康有影响,且生产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阀门铸造用落砂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阀门铸造用落砂机构,它包括砂斗、设置于所述砂斗下方的底座、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回转支承柱、一端安装在所述回转支承柱上且与所述砂斗相配合的背砂输送臂、与所述背砂输送臂另一端相连通的背砂混砂搅笼、安装在所述背砂混砂搅笼端部的出砂口、一端延伸至所述背砂输送臂上方的负压吸料管以及一端与所述负压吸料管相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出砂口相连通的引料管。
优化地,所述背砂混砂搅笼包括与所述背砂输送臂另一端相连通的管体、安装在所述管体内的送料辊、安装在所述管体端部且与所述送料辊相连接的电机以及通过多个固定夹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管体侧面的盖板。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阀门铸造用落砂机构,通过采用相连接的负压吸料管和引料管用于面砂的引入,从而与背砂输送臂、背砂混砂搅笼进行配合而实现背砂、面砂的同时出砂,大大减少了面砂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保证砂型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阀门铸造用落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阀门铸造用落砂机构,主要包括砂斗1、底座2、回转支承柱3、出砂口6和背砂输送臂7等。
其中,砂斗1用于存放砂料。底座2设置在砂斗1的下方,其支撑的作用。回转支承柱3可转动地安装在底座2上,具体借助于安装在底座2和回转支承柱3之间的齿盘以及安装在回转支承柱3底部的旋转电机4。背砂输送臂7的一端安装在回转支承柱3上且与砂斗1相配合,用于承接其输出的砂料。背砂混砂搅笼5与背砂输送臂7的另一端相连通,它包括与背砂输送臂7另一端相连通的管体51、安装在管体51内的送料辊52、安装在管体51端部且与送料辊52相连接的电机53以及通过多个固定夹55可拆卸地安装在管体51侧面的盖板54。出砂口6安装在背砂混砂搅笼5的端部,即安装在管体51的远端部。负压吸料管9的一端延伸至背砂输送臂7的上方而另一端插在面砂内,引料管8的一端与负压吸料管9相连通而另一端与出砂口6相连通,负压吸料管9或者引料管8上安装有吸砂机或者吸料泵。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盐电铸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盐电铸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553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阀门铸造用面背砂混砂系统
- 下一篇:增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