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液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53560.3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0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宋佳路;叶国本;吴永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科托(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9/00 | 分类号: | B01D19/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阿凡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3216 | 代理人: | 胡国良 |
地址: | 101113 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通州工业开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液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快速清洗的气液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气液分离装置是将反应液和气体进行分离的装置,基本原理是利用气液比重不同,在一个突然扩大的容器中,流速降低后,在主流体转向的过程中,气相中细微的液滴下沉而与气体分离,或利用旋风分离器,气相中细微的液滴被进口高速气流甩到器壁上,碰撞后失去动能而与转向气体分离。气液分离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室样品检测分析中。
目前,市场上对于气液分离装置的设计有多种结构,主要将技术突破放在更好的气液分离效果方面,而对实验过程中的装置清洗却甚少关注。同时,为了实现更好的气液分离效果,气液分离器大多构思巧妙、结构复杂,虽然易于实现气液分离效果,但是对于每个样品间隔的清洗提高了难度,极易造成交叉污染。
在实际使用中,为避免样品间的交叉污染,主要采用蠕动泵等动力系统输送大量的清洗剂进行管路和气液分离器的清洗。使用这种方式如果清洗时间过长,则只适合每日分析工作结束后的管路清洗,而对于样品间清洗则耗费时间太多,影响工作效率。如果清洗时间过短,则对于设计负责的气液分离器很难达到良好的清洗结果。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气液分离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有效地对腔体内表面进行快速清洗的气液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壳体、与所述壳体连接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进液管、出液管及排气管,所述气液分离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壳体连接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载气输入管、设于所述壳体内且将所述容纳腔分隔形成两个腔室的具有若干个微孔的隔板,所述进液管、所述出液管及所述排气管分布于所述隔板的同侧,所述载气输入管位于所述隔板的另一侧。
优选的,所述微孔的孔径为1μm-300μm。
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筒体部及与所述筒体部连接的倒锥体部,所述隔板设于所述筒体部与所述倒锥体部交界处,所述进液管、所述出液管及所述排气管设于所述筒体部,所述载气输入管设于所述倒锥体部。
优选的,所述出液管为鹅颈管。
优选的,所述出液管与所述壳体的连接点所在位置低于所述进液管与所述壳体的连接点所在位置。
优选的,所述排气管设于所述筒体部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隔板采用玻璃或塑料制成。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液分离装置有益效果在于:在所述壳体形成的容纳腔内设置具有若干个微孔的隔板,并在所述壳体上设有载气输入管,不仅可用于气液分离反应,也可以用于气液分离装置的清洗。其中,工作过程:反应液从所述进液管进入所述容纳腔内,反应液聚集在所述隔板以上部分,当液面超过所述出液管的排液口时,反应液排出;载气通过所述载气输入口进入所述容纳腔,通过所述隔板时,在所述隔板的微孔处会出现大量气泡,气泡对反应液进行剧烈搅拌,促进化学反应快速发生,也有助于将反应生成小气泡汇聚,带出液面。清洗过程:清洗剂从所述进液管进入所述容纳腔内,大量清洗剂聚集在所述隔板以上部分,当液面超过所述出液管的排液口时,反应液排出;载气通过所述载气输入口进入所述容纳腔,通过所述隔板时,在所述隔板的微孔出会出现大量气泡,每个小气泡都在冲刷所述壳体的内表面,载气不断的输送,气泡不断的生成,而气泡附着的表面就会受到不断的清洗,实现对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内腔搅动式清洗,从而保证所述壳体内腔表面的洁净度。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液分离装置,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源源不断地输入清洗剂,且长时间的冲洗内腔表面而导致的大量耗液量和死角内的顽固残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液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气液分离装置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液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气液分离装置100包括具有容纳腔10的壳体11、与所述壳体11连接的进液管12、出液管13、排气管14、载气输入管15及隔板16,所述进液管12、出液管13、排气管14、载气输入管15分别与所述容纳腔10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科托(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维科托(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535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