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氧树脂彩色碎石混合料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752606.X | 申请日: | 2017-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14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 发明(设计)人: | 杨妍;潘彦合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妍;潘彦合 |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91 | 代理人: | 黄耀钧 |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莆***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氧树脂 彩色 碎石 混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料面层,具体是一种环氧树脂彩色碎石混合料结构,属于市政工程和园林景观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市政和园林景观工程路面透水性差,不易雨水的吸纳、蓄渗、缓解、循环利用,砖铺的易变形不平整、易褪色,塑胶的有味道、耐久性差等难题,且现有的路面色彩单一单调、缺乏文字图案。因此,设计一种新型实用的路面既达到透水强、承载力强、稳定性好、耐用性久、文字图案丰富、无味不易褪色,又能有效地发挥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功能的聚氨酯碎石耐透坪透水防滑彩色环保型路面新技术显得至关重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氧树脂彩色碎石混合料结构,能解决市政和园林景观工程路面透水性差,不易雨水的吸纳、蓄渗、缓解、循环利用,色彩单调单一,缺乏文字图案,砖铺的易变形不平整、易褪色,塑胶的有味道、耐久性差等难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环氧树脂彩色碎石混合料结构,该环氧树脂彩色碎石混合料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素土夯实基层、级配碎石稳定层、透水混凝土层和环氧树脂彩色碎石混合料面层;所述素土夯实基层下端面与级配碎石稳定层上端面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级配碎石稳定层下端面和透水混凝土层上端面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透水混凝土层下端面和环氧树脂彩色碎石混合料面层上端面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素土夯实基层的厚度为300毫米。
进一步,所述级配碎石稳定层的厚度为180毫米。
进一步,所述透水混凝土层厚度为130毫米。
进一步,所述环氧树脂彩色碎石混合料面层的厚度为20-40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混合料结构能有效地解决市政和园林景观工程路面透水性差,不易雨水的吸纳、蓄渗、缓解、循环利用,色彩单调单一,缺乏文字图案,砖铺的易变形不平整、易褪色,塑胶的有味道、耐久性差等难题,既美化市政和园林景观工程路面,又能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能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减轻市政排水系统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素土夯实基层,2、级配碎石稳定层,3、透水混凝土层,4、环氧树脂彩色碎石混合料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环氧树脂彩色碎石混合料结构,该混合料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素土夯实基层1、级配碎石稳定层2、透水混凝土层3和环氧树脂彩色碎石混合料面层4;所述素土夯实基层1下端面与级配碎石稳定层2上端面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级配碎石稳定层2下端面和透水混凝土层3上端面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透水混凝土层3下端面和环氧树脂彩色碎石混合料面层4上端面固定在一起。
素土夯实基层1厚度为300m,土壤夯实层的夯实度大于94%。
级配碎石稳定层2采用粒径为20~30mm的级配碎石中外掺5%的水泥量混合料,其厚度为180毫米,起到基层稳定粗平整作用。
透水混凝土层3采用粒径为10~15mm细碎石透水砼,砼强度等级C20,具有柔性缓冲作用,既能提高路面的承载力和精找平,又能防止环氧树脂彩色碎石混合料面层下沉悬空。
环氧树脂彩色碎石混合料面层4采用粒径为3~6mm的纯天然彩色石子和环氧树脂现场搅拌浇筑而成,路面层具有很强的透水性,既解决了透水差缺点,又能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又能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且图案文字色彩丰富、无毒无味、使用寿命长、不易褪色、施工工艺简便、易养护修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环氧树脂彩色碎石混合料,能有效地解决市政和园林景观工程路面透水性差,不易雨水的吸纳、蓄渗、缓解、循环利用,色彩单调,无文字图案,砖铺的易变形不平整、易褪色,塑胶的有味道、耐久性差等难题,既美化了市政和园林景观工程路面,又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能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减轻市政排水系统的压力。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做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妍;潘彦合,未经杨妍;潘彦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526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成套工装
- 下一篇:一种梁体顶升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