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紧固件退火箱的传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752211.X | 申请日: | 2017-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5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 发明(设计)人: | 袁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瑞贝特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15/48 | 分类号: | B65G15/48;B65G2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4412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紧固 火箱 传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件加工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紧固件退火箱的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退火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的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退火的一个最主要工艺参数是最高加热温度(退火温度),铁合金的退火温度为900℃-1000℃,紧固件在退火装置中一直保持很高的温度,无法使用普通的传送带,故在退火装置中传输时使用的是人字形金属网传送带。
紧固件在经过退火工艺之后,紧固件表面会残留一些加工时产生的铁屑,这些铁屑很容易掉落在人字形金属网传送带的编制间隙中,或沾粘在金属网传送带的表面。
如图6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用于紧固件退火箱的传送装置,包括机架1、与机架1转动配合的传动辊2、绕卷于传动辊2的金属网传送带3,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金属网传送带3表面和编制间隙中的铁屑慢慢堆积,在紧固件加工过程中,伴随着大量切削液的使用,紧固件表面会残留切削液,导致铁屑容易生锈,进而锈蚀金属传送带3或被输送的零件,影响产品质量,存在着可以改进的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紧固件退火箱的传送装置,该传送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抵紧组件以及第二抵紧组件,能够有效的清除金属网传送带表面和编制间隙中的铁屑,延长了金属网传送带使用寿命,提高紧固件的产品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紧固件退火箱的传送装置,包括机架、与机架转动配合的传动辊、绕卷于传动辊的金属网传送带,金属网传送带包括上行部分和下行部分,所述下行部分内侧设有用于抵接金属网传送带表面并使其向下弯曲形变的第一抵紧组件,所述下行部分外侧设有用于抵接金属网传送带表面并使其向上弯曲形变的第二抵紧组件,第一抵紧组件与第二抵紧组件沿下行部分传动方向呈间隔交替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网传送带带动紧固件传送时,第一抵紧组件抵接在位于下行部分内侧的金属网传送带表面,使得金属网传送带表面的编织间隙产生形变,第二抵紧组件抵接在下行部分外侧的金属网传送带表面,使得金属网传送带表面的编织间隙产生形变,第一抵紧组件以及第二抵紧组件使得金属网传送带的下行部分能够做向上向下的交替弯曲形变,在整个形变的过程中使得金属网传送带表面和编制间隙中的铁屑能够顺利的下落,达到清理金属网传送带的目的,减少紧固件产品以及金属网传送带生锈的情况,有效的延长了金属网传送带使用寿命,提高紧固件的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抵紧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机架的第一顶辊,所述第一顶辊表面与下行部分内侧表面相抵接且弯曲形成有第一圆弧段;第二抵紧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机架的第二顶辊,所述第二顶辊表面与下行部分外侧表面相抵接且弯曲形成有第二圆弧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金属网传送带移动至第一顶辊处时,受到第一顶辊表面向下的挤压力,金属网传送带紧贴在顶辊的表面,使得顶辊与金属网传送带之间抵接区域弯曲形成有第一圆弧段;当金属网传送带移动至第二顶辊处时,受到第二顶辊表面向上的挤压力,金属网传送带紧贴在顶辊的表面,使得顶辊与金属网传送带之间抵接区域弯曲形成有第二圆弧段,金属网传送带在移动至第一顶辊以及第二顶辊之前均呈平整状态,而移动至第一顶辊和第二顶辊处时呈弯曲的圆弧状,使自身结构发生形变,进而使得金属网传送带上的编织间隙发生形变,使得编制间隙中的铁屑能够顺利的下落,达到清理金属网传送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抵紧组件、第二抵紧组件均包括转动连接于机架的两固定辊,所述固定辊表面与下行部分表面相抵接,所述固定辊与第一顶辊、第二顶辊均呈平行设置,固定辊位于第一顶辊、第二顶辊的左右两侧且与第一顶辊、第二顶辊均呈间隙设置,所述下行部分穿设第一顶辊、第二顶辊与固定辊之间的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在第一顶辊、第二顶辊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辊,固定辊能够对金属网传送带形成一定的限位,使得金属网传送带能够紧贴在第一顶辊和第二顶辊表面,进而延长圆弧段的有效距离,增加金属网传送带编织间隙的形变时间,使更多的铁屑都能够向下掉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顶辊包括两相互平行且与机架转动配合的转动板、位于两转动板之间的若干隔条,若干所述隔条整体呈圆柱状结构,所述隔条抵接下行部分外侧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瑞贝特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海宁瑞贝特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522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G 运输或贮存装置,例如装载或倾斜用输送机;车间输送机系统;气动管道输送机
B65G15-00 具有环形载荷输送表面的输送机,即带式或类似的连续构件,牵引力是由除相似形状的环形驱动元件外的装置传递的
B65G15-02 . 用于在圆弧形内输送
B65G15-04 . 载荷装在环形表面的下部滑道上
B65G15-06 . 有安置在同一平面内并互相平行的环形表面的相反运动的部分
B65G15-08 . 载荷运送表面由凹形的或管状带构成,如构成槽形带
B65G15-10 . 包含有两个或多个协同操作的有纵向平行轴线的,或许多平行元件的环形表面,如绳索限定的环形表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