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射频识别电子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50998.6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6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赵丹;曲鸣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10017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射频 识别 电子标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标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射频识别电子标签。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电子标签,是电子和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在标签制印上的结晶。电子标签主要由芯片和天线组成,芯片主要用于实现各种应用功能,天线主要用于在外部射频阅读器和芯片之间接收和传送数据,目前,无源UHFRFID车辆管理系统中所应用的电子标签虽然能满足一些应用需要,但其宽频窄、识别距离近,不能完全满足RFID系统在车辆自由流运行环境下对RFID电子标签远距离可靠识别。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2422179U)公开了一种车辆专用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它包括基材、一远距离超高频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天线结构、一超高频射频识别芯片,所述远距离超高频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天线结构印制在所述基材上,所述超高频射频识别芯片通过金丝球焊接,焊接在所述远距离超高频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天线结构的馈电端口上。该实用新型通过调整各子段结构及其对称结构的尺寸大小,能形成一系列符合902-928MHz和840-845MHz频段的最佳阻抗匹配的电子标签。但是该使用新型在调整各子段结构的过程中,需要反复打开盖体进行测试比对,直至各子段结构的尺寸大小能够满足此频段的要求,由于盖体通常都是用螺栓固定,打开过程较为麻烦,浪费许多时间,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具备了盖体打开过程更方便,节省了许多时间,频段调节更轻松的优点,解决了因调节各子段结构,需要经常打开盖体进行反复比对,且盖体打开较为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包括基材和电子标签天线结构,所述电子标签天线结构一侧的表面固定连接在基材一侧的表面,所述基材一侧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打开装置,所述基材的正面活动连接有盖体,所述盖体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扭转装置。
所述打开装置包括按钮,所述按钮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挡板靠近其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板,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架,所述传动板靠近其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表面活动连接在固定块通槽的表面。
所述扭转装置包括圆筒,所述圆筒的腔内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和圆筒的夹缝中设置有扭转弹簧。
优选的,所述盖体靠近其一侧的底部设置有凹槽,且凹槽槽内的一侧还设置有三角形凹槽。
优选的,所述基材一侧的表面设置有滑槽,且滑槽的宽度与固定块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架一侧的表面设置有通槽,且通槽与传动板的连接部分通过圆弧过度。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宽度与三角形凹槽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圆筒的下半部分固定连接在基材的对应凹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按钮、挡板、第一复位弹簧、传动板、固定框架、固定块、第二复位弹簧和卡块,当把盖体打开时,按动按钮,此时按钮通过传动使挡板像一侧移动,由于挡板与第一复位弹簧固定连接,且第一复位弹簧与固定框架固定连接,所以第一复位弹簧发生压缩,与挡板固定连接的传动板也像一侧移动,固定块与挡板固定连接,所以固定块跟随传动板移动,此时固定块顶部的卡块与三角形凹槽逐渐脱离,当卡块完全脱离三角形凹槽时,盖体自动弹起,实现了盖体的打开功能,完成打开后,松开按钮,此时由于第一复位弹簧回复力的作用,按钮回到初始状态,由于第二复位弹簧回复力的作用,卡块回到初始状态,等待下一次与盖体的连接。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圆筒、转轴和扭转弹簧,如上所述,当盖体腔内的三角形凹槽与卡块完全脱离后,此时盖体的一端设置有转轴,可以使盖体在转轴上转动,又因为转轴与圆筒的夹层中设置有扭转弹簧,所以盖体会自动弹开,方便直接对各子段结构进行操作。该一种新型射频识别电子标签,通过上述等结构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因调节各子段结构,需要经常打开盖体进行反复比对,且盖体打开较为麻烦的问题,实现了盖体打开过程更方便,节省了许多时间,频段调节更轻松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盖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打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扭转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未经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509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