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50552.3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70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程杰锋;李忠华;殷雪冰;徐权;任永杰;李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9/00 | 分类号: | A47L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件 消音装置 电机 吸尘器 本实用新型 体内 出口 壳体 声波 电机带动 隔振效果 共振频率 共振作用 开口相对 气流扰动 中空腔体 体内部 中空腔 降噪 入射 声能 贴合 窄带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尘器,包括:壳体;电机,设置在壳体内;第一弹性件,设置在壳体内,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贴合电机;消音装置,设置在壳体内,位于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消音装置为具有唯一出口的中空腔体,出口与第一弹性件的开口相对而设;其中,吸尘器工作时,气流进入壳体后流经消音装置的出口及第一弹性件后进入电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消音装置,使得电机带动气流扰动,使得声波入射于出口内时,在共振频率上,消音装置出口处的空气和中空腔体内部之间产生剧烈的共振作用进而损耗了大量的声能,降低了电机的叶频及窄带频;进一步地,第一弹性件可以吸收电机产生的振动,可以起到很好的隔振效果,同时,第一弹性件具有降噪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吸尘器。
背景技术
吸尘器作为一种清洁设备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现有吸尘器在使用过程中,其内的电机运行时会产生很大的噪音,且电机风扇的叶频很突出,用户听感上不舒服,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吸尘器。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提出了一种吸尘器,包括:壳体;电机,设置在壳体内;第一弹性件,设置在壳体内,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贴合电机;消音装置,设置在壳体内,位于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消音装置为具有唯一出口的中空腔体,出口与第一弹性件的开口相对而设;其中,吸尘器工作时,气流进入壳体后流经消音装置的出口及第一弹性件后进入电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吸尘器包括:壳体、电机、第一弹性件和消音装置。通过设置消音装置,使得吸尘器工作时,电机带动气流扰动,气流由壳体流经消音装置的出口,使得声波入射时,在共振频率上,消音装置出口处的空气和中空腔体内部之间产生剧烈的共振作用进而损耗了大量的声能,降低了电机的叶频及窄带频,起到了较好的消音效果,经过吸音后的气流进入到电机内,进而大大降低了吸尘器运行时产生的噪音;进一步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壳体内,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贴合电机,当吸尘器运行时,第一弹性件可以吸收电机产生的振动,可以起到很好的隔振效果,使得电机振动时产生的振动加速度的最大值和有效值都有大幅度的下降,同时,第一弹性件的设置可以起到很好的降噪效果,降低了吸尘器运行时产生的辐射噪音,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该结构设置合理,便于安装及后续的拆卸及维护,生产成本低,便于量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吸尘器,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消音装置为环形消音装置,出口沿周向方向均布在环形消音装置的内圆侧壁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气流由内圆进入环形消音装置内,进而通过沿周向方向均布在环形消音装置的内圆侧壁上的出口,增大了声波的入射范围,使得声波以各个角度入射于环形消音装置出口内,进而在共振频率上,环形消音装置出口处的空气和中空腔体内部之间产生剧烈的共振作用而损耗更多的声能,大大降低了电机的叶频及窄带频,起到了较好的消音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环形消音装置的截面形状呈“e”字形。
在该技术方案中,环形消音装置的截面形状呈“e”字形,延长了声波的振荡距离,使得更多的声能消耗在消音装置内,降低了吸尘器运行时产生的噪音,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及用户体验。同时,该结构设置便于加工,生产成本低。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中空腔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筋板;其中,至少一个筋板用于改变气流流动方向。
在该技术方案中,至少一个筋板的设置,延长了声波的振荡距离,使得更多的声能消耗在消音装置内,降低了吸尘器运行时产生的噪音,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及用户体验。同时,该结构设置便于加工,生产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505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