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平板车的自驱动车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8680.4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0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国;崔海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舒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7/00 | 分类号: | B60K7/00;B60K17/04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平板车 驱动 车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驱动车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平板车的自驱动车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目前使用的电动平板车的驱动轮,包含轮毂、轮胎、车轴和变速箱,所述轮胎设置在轮毂上,轮毂设置在车轴上,车轴由电动机通过变速箱传动系统转动,从而实现车辆的行驶;上述驱动轮的驱动方式,必须要有一个传动系统,但是传动系统所占空间大,电池能量也消耗大;因此,提出一种能够单独运转、越障能力强,且降低能耗的自驱动车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基本诉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平板车的自驱动车轮。
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平板车的自驱动车轮,包括电机、车轮轴和车轮,车轮轴的一端设置在车轮的内部,设置在车轮内部的车轮轴一端端面与齿圈固定连接,在齿圈的中部设有转架,在转架的一侧中部设有太阳轮A,所述太阳轮A与行星轮A相啮合设置,在转架的另一侧中部设有太阳轮B,所述太阳轮B与行星轮B相啮合设置,电机的输出轴与太阳轮B固定连接。
所述的电动平板车的自驱动车轮,在齿圈与车轮之间设有轴承。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平板车的自驱动车轮,通过将电机、相啮合的太阳轮A与行星轮A、相啮合的太阳轮B6与行星轮安装在车轮内,省去了整个传统的动力传动系统,节省空间,在提高货物承载能力的同事,减轻了自身自重;且能够单独运转,能够顺利通过复杂的路面,从而提升越障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轮轴;2、行星轮;3、太阳轮;4、转架;5、行星轮;6、太阳轮;7、电机;8、齿圈;9、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结合附图1所述的电动平板车的自驱动车轮,包括电机7、车轮轴1和车轮9,车轮轴1的一端设置在车轮9的内部,设置在车轮9内部的车轮轴1一端端面与齿圈8固定连接,在齿圈8的中部设有转架4,在转架4的一侧中部设有太阳轮A3,所述太阳轮A3与行星轮A2相啮合设置,在转架4的另一侧中部设有太阳轮B6,所述太阳轮B6与行星轮B5相啮合设置,电机7的输出轴与太阳轮B6固定连接,在齿圈8与车轮9之间设有轴承。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平板车的自驱动车轮,在使用时,电机7通过花键配合将扭矩传递给太阳轮B6,太阳轮B6与行星轮B5相啮合设置,从而带动行星轮B5,行星轮B5带动转架4,转架4将扭矩传递给太阳轮A3,太阳轮A3通过行星轮A2带动车轮9,从而实现扭矩的输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紧凑,不但输出扭矩大,还减轻车自身重量,有效降低了能耗,越障能力较强。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为了公开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而在本文中选用的实施例,当前认为是适宜的,但是,应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旨在包括一切属于本构思和实用新型范围内的实施例的所有变化和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舒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洛阳舒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86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