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密封式的小球藻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8231.X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0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蒋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三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4 | 分类号: | C12M1/04;C12M1/00;C12R1/89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鼎理利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618 | 代理人: | 潘满根,李振 |
地址: | 21411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小球藻 培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藻类生物培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半密封式的小球藻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是一种生长迅速的藻类,属于绿藻门小球藻属普生性单细胞绿藻。小球藻是高效的光合植物,以光合自养生长繁殖。因为小球藻细胞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脂类、维生素、矿物质、叶绿素及小球藻生长因子等,所以被认为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生物资源,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小球藻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作为第一个被人工培养的微藻,小球藻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培养以来,培养方式已从当初的自养形式,向混养和异养形式过渡。应用范围也涉及动物饵料、化妆品原料、保健品、生物质能源、油脂原料、治理污水、治理有害气体等许多方面,可以说是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的生产和生活。
在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是水产生物饵料培养领域,小球藻是水产养殖中鱼虾的优质开口饵料,并且有改良水体,快速有效抑制养殖水体中的亚硝酸盐氮、氨氮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同时可以提高水体溶氧的浓度,维持水体适宜pH值,增强养殖水体的稳定性,所以在养殖生产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传统的产业化小球藻培养,小球藻以光合自养的方式在开放池中生长。开放池培养具有设施简单,投资低,成本少等特点,但是由于培养面积大,生长因素多不好控制,易受杂藻及原生动物等污染影响,最终导致所得藻密度较低,限制了开放池培养的发展。采用透明容器或者玻璃管道设计的半封闭和密闭光照生物反应器培养系统进行培养,虽然藻类品质和产量有所提高,但光反应器一次性投入很大,另有许多技术尚未完全解决,所以仍存在许多问题。在水产养殖一线和基层,特别是面向水产养殖企业、养殖户,亟需一种简易、经济的小球藻培养培养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一种半密封式的小球藻培养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氧气泵、导气管和培养器皿;所述导气管一端与所述氧气泵相连接,所述导气管的另一端通入到培养器皿中,并且在所述培养器皿的导气管的末端安装气石;和所述培养器皿是半密封式并且是透明或半透明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氧气泵通过多个导气管与多个所述培养器皿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培养器皿中通过多个导气管与所述氧气泵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培养器皿是5-20L透明塑料桶;或50-500L白色塑料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培养器皿是带有盖的透明塑料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培养器皿是用透明封口膜密封的容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培养器皿和所述气石在使用前进行消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密封式的小球藻培养装置结构简单,各个部件容易获得,成本低廉,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低,适用于养殖一线和基层的简易小球藻培养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一种半密封式的小球藻培养装置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领域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半密封式的小球藻培养装置包括氧气泵、导气管和培养器皿;导气管一端与氧气泵相连接,另一端通入到培养器皿中,并且在培养器皿的导气管的末端安装气石。
在本实用新型中氧气泵可以通过多个导气管与多个培养器皿连接,在不同的培养器皿中可以插入一个或多个导气管,这主要取决于培养器皿的大小和小球菌培养的需要。
培养器皿是能够透光的透明或半透明培养器皿,根据实际培养场地情况例如可以选择体积不同的透明塑料桶或者白色塑料桶。对于有盖的培养器皿,可以在培养器皿上根据导气管的数量和大小打孔,导气管通过上述孔进入到培养器皿中。对于无盖的器皿,开口处用透明封口膜包住,之前也要将封口膜处钻出气管孔径大小的孔,将含有气石的导气管插进容器溶液内。
培养器皿及气石等使用前一般用化学药品消毒,常用化学药品有漂白粉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三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三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82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植物组织分离的有盖漏勺
- 下一篇:一种通用型单细胞悬液制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