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流静电消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7942.5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66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高国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科防静电技术咨询(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F3/06 | 分类号: | H05F3/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17 | 代理人: | 邹秋菊 |
地址: | 518031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流 静电 消除 | ||
1.一种气流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流生成器以及与所述气流生成器连通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至少一个端部与所述气流生成器连通,所述连通管上设置正对目标区域以将从所述气流生成器接收到的气流传送到所述目标区域的至少一个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套设在所述连通管上的气流导向器,其中所述气流导向器包括可拆卸且可滑动旋转的半柱状部,以及沿所述半柱状部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半柱状部的第一侧的向外延伸的第一翼部;所述半柱状部的直径略大于所述连通管的直径且半环绕所述连通管设置以覆盖所述连通管的至少一半外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流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导向器还包括沿所述半柱状部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半柱状部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的向外延伸的第二翼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流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设置在所述连通管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连通管的所述第二侧低于所述第一开口设置;所述第一翼部正好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上方或下方位置,而所述第二翼部正好位于所述第二开口的上方或下方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套设在所述连通管上的第一气流导向器,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气流导向器上的第二气流导向器,其中所述第一气流导向器和第二气流导向器分别包括可拆卸且可滑动旋转的半柱状部,以及沿所述半柱状部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半柱状部的第一侧的向外延伸的第一翼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流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导向器的半柱状部的直径略大于所述连通管的直径且半环绕所述连通管设置以覆盖所述连通管的至少一半外周,所述第二气流导向器的半柱状部的直径略大于所述第一气流导向器的半柱状部的直径且半环绕所述第一气流导向器的半柱状部设置以覆盖所述第一气流导向器的半柱状部的至少一半外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流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设置在所述连通管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连通管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低于所述第一开口设置,所述第一气流导向器的第一翼部正好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上方或下方位置,而所述第二气流导向器的第一翼部正好位于所述第二开口的上方或下方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气流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包括:沿所述连通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成至少一排的多个均匀排布的气孔或者至少一个缝隙,或沿所述连通管的长度方向随机设置的多个气孔或至少一个缝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流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的所述至少一个端部为与所述气流生成器连通的开放式端部,或设置与所述气流生成器连通多个开口的封闭式端部,和/或所述连通管的另一个端部为封闭式端部或者开放式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流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生成器是湿气流生成器或离子气流生成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科防静电技术咨询(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大科防静电技术咨询(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794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