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节能提取分离浓缩干燥成套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747644.6 | 申请日: | 2017-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6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 发明(设计)人: | 葛发欢;张湘东;史庆龙;李海池;马晋芳;肖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广州中大南沙科技创新产业园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11/02 | 分类号: | B01D11/02;B01D1/18;B01D1/00;B01D36/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59 | 代理人: | 陈晓清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节能 提取 分离 浓缩 干燥 成套设备 | ||
1.一种高效节能提取分离浓缩干燥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破碎提取机、动态提取罐组、沉降式离心分离机、溶液贮罐、浓缩器、分离装置、干燥器、检测器和控制器,高压破碎提取机与动态提取罐组连接,物料经过高压破碎提取机破壁处理后到达动态提取罐组,动态提取罐组经过过滤器与沉降式离心分离机连接,提取液过滤后经过沉降式离心分离机离心,沉降式离心分离机的出液口与溶液贮罐的一端连接,离心后的上清液流入到溶液贮罐中,溶液贮罐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分离装置和浓缩器,上清液经过浓缩器浓缩后得到浓缩液,浓缩器一端与分离装置上部连接,浓缩液经过分离装置后得到馏分,分离装置下部与浓缩器另一端连接,馏分再经过浓缩器浓缩,浓缩器与干燥器连接,经过浓缩的馏分干燥后得到固体提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提取分离浓缩干燥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提取罐组上方分别连接有溶剂罐和乙醇罐,溶剂罐内装有提取物溶剂,乙醇罐内装有乙醇,动态提取罐组设置多组,每组动态提取罐组分别与高压破碎提取机连接,每组动态提取罐组分为前动态提取罐组和后动态提取罐组,后动态提取罐组分别与高压破碎提取机连接,后动态提取罐组的上端与前动态提取罐组的下端连接,后动态提取罐组与前动态提取罐组形成动态逆流加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提取分离浓缩干燥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器包括纳滤膜浓缩器和双效浓缩器,纳滤膜浓缩器和双效浓缩器的一端分别与分离装置上部连接,分离装置下部分别与纳滤膜浓缩器和双效浓缩器的一端连接,纳滤膜浓缩器和双效浓缩器均与数据转化器连接,数据转化器与控制器连接,通过控制器调节纳滤膜浓缩器和双效浓缩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提取分离浓缩干燥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分离柱,位于分离柱上方的上药罐、高位罐、酸碱液罐以及位于分离柱下方的储液罐,上药罐与溶液贮罐连接,无需浓缩的提取液直接通过溶液贮罐流入到上药罐,上药罐与浓缩器连接,经过浓缩器浓缩的浓缩液输送至上药罐,上药罐、高位罐、酸碱液罐分别与分离柱上端连接,分离柱下端与储液罐连接,经过分离柱分离的馏分流入至储液罐,储液罐与浓缩器连接,储液罐内的馏分送入至浓缩器浓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提取分离浓缩干燥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柱设置有多个,每个分离柱的上端分别与上药罐、高位罐、酸碱液罐连接,每个分离柱的下端分别与储液罐连接,分离柱的下方设有储罐,分离柱通过储罐与储液罐连接,储罐与检测器连接,储罐内的馏分进入到检测器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提取分离浓缩干燥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器包括减压干燥器和喷雾干燥器,减压干燥器和喷雾干燥器分别与浓缩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提取分离浓缩干燥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为近红外在线检测器,近红外在线检测器分别与动态提取罐组、分离装置以及浓缩器连接,近红外在线检测器分别检测动态提取罐组、分离装置以及浓缩器内的液体成分,近红外在线检测器与控制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提取分离浓缩干燥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分别与高压破碎提取机、浓缩器、沉降式离心分离机、检测器和干燥器连接,通过控制器分别调节高压破碎提取机、浓缩器、沉降式离心分离机、检测器和干燥器的工作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广州中大南沙科技创新产业园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大学;广州中大南沙科技创新产业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764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