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电解槽保温调节及余热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5812.8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2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明;法冠喆;薛永飞;王虹;张仙平;金柏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25C3/08 | 分类号: | C25C3/08;F27D1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市华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2 | 代理人: | 张爱军 |
地址: | 45119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槽 保温 调节 余热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铝电解领域,涉及铝电解槽的保温调节及余热利用。
背景技术
电解槽是电解铝生产的核心设备,在电解铝的生产过程中,侧壁钢窗口温度高达300℃,大量的热量通过槽壳散发到厂房,不但降低了能量利用率,还恶化了劳动环境。在传统的电解铝工艺中,侧重于加强侧部散热,以避免电解槽过热。在最新的电解铝工艺中提倡低电压、低温电解。不论是应用传统的电解铝生产工艺还是现代的电解铝生产工艺,保温调节措施都非常有限,侧壁余热也没有有效利用。特别是现代的低电压、低温电解工艺中,需要有效利用侧壁余热的同时实现电解槽的保温,不至于在该电解工艺下出现“冷槽”现象。对于推进低温电解,提升电解铝工艺的整体水平都有重要的意义。另外,在铝电解槽的启动初期,由于缺少有效的保温措施,槽内衬和阴极内的热应力较大,容易导致槽内衬和阴极的破损,缩短铝电解槽的寿命。同时在非正常工况槽的处理中又缺少有效的调节措施,往往甚至影响到整个系列槽的安全运行。
铝电解槽现有的保温调节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调节电解槽侧衬材料的导热系数,实现铝电解槽的保温调节。该方法需要重新筑槽,且使用新型材料增加成本。二是通过在槽壳外壁放置保温材料以改变铝电解槽的保温性能。
铝电解槽现有的余热利用方法主要包括烟气余热回收利用和槽侧壁余热回收利用。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槽侧壁的余热回收利用。专利CN101054688 提出一种铝电解槽余热回收系统,通过传热介质由输送泵驱动通过管路系统在高、低温两套热交换器之间形成闭路循环。结构复杂,保温调节效果不好,实施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了一种铝电解槽保温调节及余热利用系统,实施简单,投资小,可以方便有效地进行铝电解槽热平衡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铝电解槽保温调节及余热利用系统,在铝电解槽槽壳外壁设置集热装置(1),所述集热装置(1)设有出口和进口,每个集热装置的进口与大气联通,每个集热装置的出口通过出口管道和分管道(2)连接,各分管道通过控制阀门(3)与总管(4)连接;所述总管(4)出口与抽风机(5)连接。
所述的铝电解槽保温调节及余热利用系统,所述集热装置包括外罩壳(7)以及内部设置的迷宫式导流板(8),外罩壳(7)为封闭式结构,导流板设置在电解槽槽壳外壁与每个钢窗口对应位置。
所述的铝电解槽保温调节及余热利用系统,分管道通过控制阀门(3)采用调节阀,在每个电解槽内部设有温度检测传感器,所述温度检测传感器输出连接温控器,所述温控器控制连接所述控制阀门(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铝电解槽保温调节及余热利用系统,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容易实施,投资小,可以方便有效地进行铝电解槽热平衡的调节。同时,还可以实现铝电解槽槽壳散热的收集,实现余热回收,提高铝电解槽的整体能量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对于铝电解槽的热平衡稳定和调节、余热利用以及能量利用率的提高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本实用新型铝电解槽保温调节及余热利用系统,可以针对电解槽所处的运行阶段和热平衡状态,进行积极、简单而有效的保温调节,可以排除各种外界干扰、减少热场波动,保持铝电解槽的热平衡,为铝电解槽的稳定运行奠定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铝电解槽保温调节及余热利用系统全局示意图;
图2a-图2d是本实用新型系统中集热装置可采用的结构形式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铝电解槽保温调节及余热利用系统空气流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铝电解槽保温调节及余热利用系统,在铝电解槽槽壳外壁设置集热装置1,所述集热装置1设有出口和进口,每个集热装置的进口与大气联通,每个集热装置的出口通过出口管道6和分管道2连接,各分管道通过控制阀门3与总管4连接;所述总管4出口与抽风机5连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铝电解槽保温调节及余热利用系统,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集热装置包括外罩壳7以及内部设置的迷宫式导流板8,外罩壳7为封闭式结构,导流板设置在电解槽槽壳外壁与每个钢窗口对应位置。
集热装置可采用的结构形式如图2a-图2d所示,当然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程学院,未经河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58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降低炉底压降的电解槽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行车打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