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Z字型下导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5653.1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6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余胜亮;余建武;邱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克森(苏州)传热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00 | 分类号: | F28F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315 | 代理人: | 赵峰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太***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字型 下导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热交换技术,特别是一种Z字型下导杆。
背景技术
目前,板式换热器的下导杆均采用直线型导杆,在组装板片的时候,需要将板片倾斜、弯曲才能将板片挂到上导杆上去,拆卸维修时亦是如此,这样对板片存在一定的损伤,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台板式换热器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板片、对板片损伤较少的Z字型下导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Z字型下导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折弯段及第二连接段;其中所述折弯段与第一连接段的角度为45度;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的垂直间距L4=L1-H;其中,L1为所述Z字型下导杆的长度,H为板式热交换器的上导杆与所述Z字型下导杆内侧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连接段的长度L3=1.3L+S1;其中,L为板式热交换器的固定压紧板内侧至活动压紧板内侧的距离,S1为板式热交换器的固定压紧板及活动压紧板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Z字型下导杆在组装板片时,板片不与下导杆接触碰撞,不需要弯曲板片;同样,在拆卸维修板式换热器的时候,取下板片的时候,板片亦不需要与下导杆接触碰撞,或弯曲。如此减小了组装或拆卸维修对板片的损伤,并且提高了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Z字型下导杆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Z字型下导杆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Z字型下导杆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Z字型下导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Z字型下导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1、折弯段2及第二连接段3;其中折弯段2与第一连接段1的角度为45度;第一连接段1与第二连接段3之间的垂直间距L4=L1-H;其中,L1为Z字型下导杆的长度,H为板式热交换器的上导杆与Z字型下导杆内侧间的距离。第一连接段1的长度L3=1.3L+S1;其中,L为板式热交换器的固定压紧板内侧至活动压紧板内侧的距离,S1为板式热交换器的固定压紧板及活动压紧板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Z字型下导杆在组装板片时,板片不与下导杆接触碰撞,不需要弯曲板片;同样,在拆卸维修板式换热器的时候,取下板片的时候,板片亦不需要与下导杆接触碰撞,或弯曲。如此减小了组装或拆卸维修对板片的损伤,并且提高了组装效率。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克森(苏州)传热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艾克森(苏州)传热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56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燃耐高温的复合电缆
- 下一篇:一种用于散热器的主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