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恒温恒湿控制风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5533.1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99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刘雪峰;杨鹏;门玉葵;黎庶;陈思维;刘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28;F24F7/007;F24F13/30;F24F6/02;F24F11/00;F24F3/14;B01D46/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恒温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湿度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恒温恒湿控制风柜。
背景技术
考虑到对室内空气品质的要求,对于组合式恒温恒湿空气处理机组的冷却加热段通常都采用表面式冷却(加热)器,并辅以湿膜加湿器(或喷蒸汽加湿)进行室内湿度控制。恒温恒湿空调系统的高能耗主要源于冷热相互抵消的空气热湿处理过程,而其根本原因是定露点控制。
定露点控制虽然能够实现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稳定运行,但不利于节能运行,特别是空气处理设备的冷负荷和湿负荷都是实时变化的,实际送风点也实时变化,尤其是在过度季节需要通过改变新风和回风比例来利用室外新风冷量时,很难通过预设新回风比来实现节能运行。传统的空气处理机组全年运行调节的方法是基于已知负荷条件下,对各个运行工况进行预设,而实际运行过程应该是根据冷负荷和湿负荷的变化动态调整新风回风比例、再热量、表冷器露点温度、加湿量以及总送风量,共涵盖了5个需要实时调节的变量,难度较大。
鉴于恒温恒湿空气处理过程的控制可靠性要求,定露点控制是较为传统的控制方式,并配合变再热量、加湿量、预热量以及送风量等,不同控制策略在时机选择上往往依赖人为控制,特别是在风柜热湿负荷动态变化过程中,很难对控制逻辑区进行及时调整,为此基于计算机强大计算分析功能,提出了组合式风柜无露点控制的技术方案,并实现动态实时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组合式恒温恒湿控制风柜,旨在于提高室内温湿度的控制精度的同时实现系统节能稳定地运行。
根据公开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恒温恒湿控制风柜,所述组合式恒温恒湿控制风柜的壳体内设置有新风进口1、回风进口2、新风回风混合箱3、粗效过滤器4、预热器5、冷水盘管6、再热器8、加湿器9、送风机10、中效过滤器11和出风口12;所述新风进口1、回风进口2和粗效过滤器4设置在混合粗效过滤段;所述预热器5、冷水盘管6、再热器8、加湿器9、送风机10和中效过滤器11分别设置在预热段、冷却挡水段、再热段、加湿段、送风机段和中效过滤段;所述出风口设置在送风段;所述冷水盘管6通过冷冻水供回水管连接外部建筑的集中空调冷源系统,根据室内温湿度传感器的回馈信号来调节通过冷水盘管的冷冻水流量,进而控制室内的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出风口10设有中效过滤器11,用于除去粗效过滤没有去除和经过送风机所产生的粉尘颗粒等;所述预热器5设置在预热器段,用于加热新风回风混合后的空气,保证室内温度的控制;所述再热器8设置在再热段,用于控制室内温度的精度。
所述组合式恒温恒湿控制风柜空气处理过程为:
新风进口1的新风和回风进口2的回风在新风回风混合箱3中混合,并依次通过粗效过滤器4、预热器5、冷水盘管6、再热器8、加湿器9、送风机10和中效过滤器11。根据室内温度、室内含湿量是否能够达到其设定的控制目标值作为判断依据,通过比较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大小关系,以及通过比较室内含湿量与设定含湿量的大小关系,来实现对预热器5和再热器8的开启控制及功率的大小控制,对冷水盘管6的开启控制及流量阀门开度的大小控制;加湿器9的开启控制及湿负荷的控制,使得系统能够保证室内恒温恒湿的控制。
所述冷水盘管6通过冷冻水供回水管连接外部建筑的集中空调冷源系统,在空调季节使用集中空调冷源系统的冷量,对新风回风混合气体进行降温除湿处理,除此之外,可调节通过盘管的冷水流量来控制盘管的机器露点温度进而控制系统的除湿量。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预热段,对于过渡季节和供暖的季节能够有效地利用低位能源及保证室内温度的控制,有效的避免了再热器的再热不足及能耗巨大消耗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在送风口处设置了中效过滤器,能够去除粗效过滤器没有除去的和送风机所产生的颗粒物,有效地提高了室内的空气品质,适合环境要求较高的场所。
(3)本实用新型提出无露点控制技术方案,通过计算机强大计算分析功能实现对系统实时动态调节,有效地实现系统节能稳定地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分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55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