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音减噪墙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745357.1 | 申请日: | 2017-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87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 发明(设计)人: | 邓升;裴世强;孔琼菊;万怡国;杨鹏;张雨池;张洁;温毓繁;何咏睿;黄旭华;曹腾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04C2/296 | 分类号: | E04C2/296;E04C2/30;E04B1/8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74 | 代理人: | 邱兴天 |
| 地址: |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音 减噪墙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音减噪墙板。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加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房地产业蒸蒸日上,楼盘小区房的居住量逐年增加,现有房屋居住隔音条件也难以满足需求,大部分楼房的墙体结构简单,声音传播效果好,隔音降噪能力差,邻里之间发生的噪声相互影响。人们对居室的环境噪音控制要求提高,各种隔音材料和产品逐一出现。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能够有效疏散家庭噪音的隔音减噪墙板。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墙板存在的隔音效果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于维持邻里关系、外观精美、经济实用的隔音减噪墙板。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隔音减噪墙板,包括
一外层板;一内层减噪板,由橡胶制成,通过胶粘带与外层板连接,内层减噪板上设有至少一组凸起;一吸音装置,设在内层减噪板上,所述吸音装置包括一组吸音条以及分别设在吸音条间隔之间的顶部和底部位置的一组集音筒。
优选地,所述吸音条均匀竖直布置。
优选地,所述凸起均匀设置在吸音条间隔之间。
优选地,所述凸起为圆柱形凸起。
优选地,所述集音筒为柱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集音筒长度与减噪板厚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集音筒筒口朝向外层板。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在外层木板层的简单隔音下,噪音进入内层,经过凸起的消散作用后传播的噪音优先传递到吸音条,减少了噪音在墙板的传播,并由贴近顶部和底部的集音筒收集起来进行消散。利用这种双层阻堵,并安有消除设备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生活环境中制造的噪音,大大地提高了板墙的隔音效果。另外,本装置的结构设计合理,安全性能好,有利于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吸音装置层的细部构造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集音筒的细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隔音减噪墙板,所述墙板包括内外两层板,外层板1为木板层,内层板2为内层减噪板2。外层木板层为普通木质板,木板表层涂有油漆;内层减噪板2,由橡胶制成,通过胶粘带3与外层板1连接,内层减噪板2上设有至少一组凸起4;吸音装置,设在内层减噪板2上,所述吸音装置包括一组吸音条5以及分别设在吸音条5间隔之间的顶部和底部位置的一组集音筒6,吸音条5均匀竖直布置,凸起4均匀设置在吸音条5间隔之间,凸起4为圆柱形凸起,所述集音筒6为柱状结构,筒口7朝向外层板1,长度与减噪板2厚度相同,且连接着外层板1和内层减噪板2。
本实施例中,在外层板1的简单隔音下,噪音进入内层减噪板2,经过凸起4的消散后传播的噪音,根据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的差异,噪音优先传递到吸音条5,从而有效地减少了噪音在墙板的传播,并最终由贴近顶部和底部的集音筒6收集起来进行消散。利用这种双层阻堵,并安有消除设备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生活环境中制造的噪音,大大地提高了板墙的隔音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53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