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二极管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5104.4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3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刘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莉 |
主分类号: | G01R31/26 | 分类号: | G01R31/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汉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99 | 代理人: | 彭益宏 |
地址: | 511447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二极管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极管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子二极管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二极管,电子元件当中,一种具有两个电极的装置,只允许电流由单一方向流过,许多的使用是应用其整流的功能,而变容二极管则用来当作电子式的可调电容器,大部分二极管所具备的电流方向性我们通常称之为“整流”功能,二极管最普遍的功能就是只允许电流由单一方向通过(称为顺向偏压),反向时阻断(称为逆向偏压),因此,二极管可以想成电子版的逆止阀。
但是在如何有效快速的识别二极管的电流偏向成为难题,需要一一进行调试,在调试中如何做到多个同步调节以及不同规格大小的二极管如何进行快速安装,成为一大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二极管的检测装置,具备的能够根据二极管的规格实现快速安装检测和设备本体的快速移动使用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提出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二极管的检测装置,包括底座、电源插口、电源指示灯、船型开关和T型架,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检测板和第二检测板,且第一检测板固定在底座的顶端,所述第二检测板滑动卡扣在底座的顶端,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远离第一检测板的一侧开设有滑动腔;
所述第二检测板的底端开设有上滑槽,所述滑动腔的底端对应开设有与上滑槽相适配的下滑槽,所述第二检测板通过滚珠与滑动腔滚动连接;
所述第一检测板背离第二检测板的一端安装有提拉机构,所述提拉机构包括收容槽道,所述收容槽道开设在的外端面,所述收容槽道内部紧固有等距分布的空心管,所述空心管的内部弹性固定有弹簧,所述T型架通过弹簧与空心管弹性连接,所述T型架的外端焊接有把手;
所述第一检测板和第二检测板的相对面上开设有针孔,所述第二检测板背离针孔的端面上开设有与针孔对应分布的通断指示灯。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端四角上均匀固定有万向轮,万向轮的外端铰链转动连接有刹车片。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外端面上镶嵌固定有电源插口、电源指示灯和船型开关。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部安装有二极管检测用相关电器元件,所述电源插口、电源指示灯和船型开关与二极管检测用相关电器元件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滑槽和下滑槽均设有三组,且上滑槽和下滑槽对应构成限位滑动槽,所述滚珠共设有三个,每个限位滑动槽内部滑动安装有一个滚珠。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表面缠绕有耐磨防护布,所述弹簧的长度小于空心管的深度。
优选的,所述针孔的内壁上弹性固定有铜片,所述针孔通过铜片与二极管检测用相关电器元件电连接,所述通断指示灯与二极管检测用相关电器元件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滚珠、上滑槽和下滑槽能够实现第二检测板在底座上的滚动,能够根据二极管的规格大小,调节第一检测板和第二检测板之间的距离,实现对二极管的快速安装和紧固。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检测板和第二检测板上相对应面上开设有针孔,能够实现对二极管的定位,针孔的内部安装有与二极管检测相关电器元件电连接的铜片,能够实现连通二极管与检测电器元件,达到快速检测的目的,通过在第二检测板的外端开设有与针孔对应分布的通断指示灯,能够直观体现检测结果,便于观察和记录。
3、本实用通过安装有弹簧、空心管和T型架,能够通过把手实现提拉设备本体的目的,在移动提拉后通过弹簧进行弹性收缩,在空心管的限位作用下实现T型支架的限位,达到收容和提拉使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检测板的滚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拉机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针孔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通断指示灯位置示意图。
图中:1-万向轮;2-提拉机构;3-第一检测板;4-第二检测板;5-刹车片;6-底座;61-电源插口;62-电源指示灯;63-船型开关;7-滚珠;71-上滑槽; 72-下滑槽;21-收容槽道;22-空心管;23-弹簧;24-T型架;25-把手;41-针孔;42-通断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莉,未经刘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51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