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来电ID检测的多路复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4222.3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7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民;郭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海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57 | 分类号: | H04M1/57;H04M1/82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4 | 代理人: | 赵正寅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来电 id 检测 多路复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来电ID检测的多路复用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一个综合通信网络里,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是必不可少的。比如专用网络与公众电话通信网络PSTN的互联互通。一般,与PSTN的互联有两种方案,一种是通过No.7信令的E1群路互联,这种互联方式需要PSTN网络运营商的配合。另一种最简单也是用的最多的是通过模拟中继的方式互联。这种方法只需要一条或数条PSTN的用户线即可,即我们常说的外线。
每一条外线就相当于PSTN的一条用户线,按照国际标准,其ID信息在第一次振铃后约200ms后送出,如果用户需要,就必须在用户终端设备上专门设计ID检测电路,比如大家所熟悉的带来电显示的电话机。如果专用网络通过模拟中继(外线)与PSTN互联,就必须在专用网络的交换机里设计ID检测电路。
在一个专用综合通信网络里,可能需要多条外线,或者外线数量是不确定的,由用户根据实际需要临时设置,这时,如果每一条可能被设置成外线的用户接口都设计有ID检测电路,势必造成很大的浪费,而且增加硬件成本。比如在我们研制的“WJS-I型综合接入与交换设备”中,共有30条用户线,每一条用户线都可以被设置成外线,如果在所有30条用户线上全部设计ID检测电路,会大大增加成本。但如果只选取其中少数几条则又限制了使用的灵活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来电ID检测的多路复用系统,主要解决现有对每条用户线进行ID检测而增加成本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来电ID检测的多路复用系统,包括多个用户接口电路,与每个用户接口电路连接的FPGA,与FPGA连接的中央处理单元;
每个所述用户接口电路均包括话音AD转换电路,与话音AD转换电路连接的铃流检测电路;
所述FPGA包括铃流检测端口与铃流检测电路连接的逻辑控制单元,与逻辑控制单元连接的话音选择开关,与话音选择开关连接的ID检测单元,话音选择开关与铃流检测电路连接;
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与ID检测单元连接并读取ID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中央处理单元还与逻辑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逻辑控制单元集成定时器。
具体地,所述FPGA还包括缓冲区,该缓冲区与ID检测单元连接,缓存ID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并供中央处理单元读取。所述缓冲区采用FLASH。
作为优选,所述FPGA采用EP2C35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话音选择开关为多路话音选择开关,每一路分别连接一个用户接口电路,由逻辑控制单元控制多路话音选择开关某路的通/断。
作为优选,所述中央处理单元采用MT系列芯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不同时段的FPGA多路复用,检测成功率99.9%,本实用新型只有在具有两条或者以上外线,而且在两条以上外线同时呼入时才会发生冲突,发生冲突时,较早检测到振铃的外线能成功检测到其ID,其余线路将无法成功检测,但在实际应用中,一般设置外线的数量较少,同时呼入的概率非常低,因而发生冲突的概率也非常低。由于采用FPGA不同时段的多路复用,因此,无需对每条用户线分别设置一个ID检测电路,仅使用一个ID检测电路就可检测多条用户线,既节约成本,也增加了使用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来电ID检测的多路复用系统,包括多个用户接口电路,与用户接口电路连接的FPGA,与FPGA连接的中央处理单元,用户接口电路包括话音AD转换电路,与话音AD转换电路连接的铃流检测电路,FPGA与铃流检测电路的连接。
FPGA包括与铃流检测电路连接的逻辑控制单元,与逻辑控制单元连接的话音选择开关,与话音选择开关连接的ID检测单元,与ID检测单元连接的缓冲区,该缓冲区与中央处理单元连接;逻辑控制单元集成定时器,铃流逻辑控制单元与中央处理单元连接,话音选择开关与铃流检测电路连接。本实施例的缓冲区采用FLASH。
本实施例的FPGA采用EP2C35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S1、铃流检测电路的铃流检测结果以电平方式输出到FPGA的逻辑控制单元,FPGA始终守候检测该电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海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海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42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MEMS加速度计芯片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的切割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