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红外光杀菌功能的炒松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4052.9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3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叶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叶家记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5/10 | 分类号: | A23L5/10;A23L13/10;A23L5/20 |
代理公司: | 福州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26 | 代理人: | 李明通 |
地址: | 350012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红外光 杀菌 功能 炒松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炒松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红外光杀菌功能的炒松机。
背景技术
肉松是将肉煮烂,再经烩制、揉搓而成的一种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用方便、易于贮藏的脱水制品。炒松机是肉松制品生产设备,操作简便耐用,突破传统肉松制作难度高、产量低,人工费用高的生产难点,是现代化肉松生产的最佳选择。目前炒松机的炒制筒一般是敞开式,在炒制过程中容易引入细菌,而且炒制筒的底部一般设有一个搅拌叶,在搅拌过程中常常由于搅拌范围太窄,容易出现炒制不均匀或者过火的现象。
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205409499U)公开了“一种自动炒松机”,其特征是包括圆柱形的炒桶,所述炒桶底部中心设有电机带动旋转的转轴,所述转轴从上而下不同的水平高度上分别连接有位于炒桶直径方向上的第一切刀、第二切刀和刮刀,所述刮刀刀口紧贴炒桶内底面,所述炒桶内底面下方设有用于加热炒桶的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炒松机设有刮刀刮扫炒桶底部,两层切刀切割,避免出现肉松沉积底部,炒的更散,使所得肉松不会有残筋膜和成块颗粒等现象,炒出来的肉松蓬松,提高了肉松的品质和口感,但是由于没有顶盖可能会引入细菌或者微量灰尘。
发明内容
(1)技术方案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红外光杀菌功能的炒松机,包括底座、顶部支架、炒制筒体、搅拌机构,所述底座的内部或者上方设有所述炒制筒体,所述搅拌机构设置在炒制筒体的筒内,所述炒制筒体为圆柱形,所述底座的顶面设有所述顶部支架,所述顶部支架包括左立柱、右立柱、后立柱、横梁、竖梁,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左右两端,所述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的上端,所述后立柱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底座顶部的后端,所述竖梁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后立柱的顶端,所述竖梁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横梁后面的中间位置,所述横梁的底部设有红外光灯,所述底座的上部设有圆柱形凹槽,所述炒制筒体位于所述圆柱形凹槽的内部,所述炒制筒体的下端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固定在所述底座的底部,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由下搅拌叶、上搅拌叶、密封轴承、转动轴组成,所述密封轴承的侧面连接所述下搅拌叶,所述转动轴的侧面设有所述上搅拌叶。
所述横梁的底部设有1~3个所述红外光灯,优选3个所述红外光灯,每个所述红外光灯的底柱上设有独立的开关。
所述底座的右侧壁上散热窗,所述散热窗上设有横向栅板,所述散热窗的外框是方形或者圆形。
所述底座的左侧壁的下端设有抽风机接管,或者所述底座的后壁的下端设有抽风机接管,所述抽风机接管上设有截止阀。
(2)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搅拌机构由下搅拌叶和上搅拌叶同时搅拌,在进行大量的肉松炒制时,能将各种调味料与肉松充分混合均匀,防止由于搅拌范围太窄而出现炒制不均匀或者过火的现象;并且横梁的底部设有红外光消毒灯,可以在炒制过程中打开红外光消毒灯进行实时消毒,防止外界细菌的滋生与引入。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红外光杀菌功能的炒松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具有红外光杀菌功能的炒松机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具有红外光杀菌功能的炒松机的底座内部示意图;
图4是具有红外光杀菌功能的炒松机的搅拌机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叶家记食品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叶家记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40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作肉干的可转动炒锅
- 下一篇:一种蕨菜脱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