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通风的绿色建筑房屋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3607.8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7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曾浩;曾恒;陈苑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浩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28 |
代理公司: | 佛山帮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87 | 代理人: | 颜春艳 |
地址: | 525000 广东省茂名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通风 绿色 建筑 房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色房屋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通风的绿色建筑房屋。
背景技术
绿色建筑是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保持良好的居住环境--如维持房屋内部温度的舒适和空气的清新,必然会耗费大量的能源,同时,目前使用的空气净化装置只能在密闭的房间内使用,对空气的净化作用有限。
于是,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节能通风的绿色建筑房屋,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通风的绿色建筑房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对室内空气的净化在密闭的室内进行,净化作用有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通风的绿色建筑房屋,包括
房屋本体、屋顶通风口、雨落管、雨水弃流过滤器、空气初效过滤器、引风管、储水箱、循环泵、地下室、热交换装置、出风管、抽风机、布风管、玻璃纤维棉、循环水管和箱体;
所述房屋本体的顶部设有屋顶通风口,所述雨落管的底部设有雨水弃流过滤器,所述雨水弃流过滤器与埋于地下的储水箱相连接,所述房屋本体的地下部分设有地下室,所述地下室内设有热交换装置,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玻璃纤维棉、循环水管和箱体,所述玻璃纤维棉填充于箱体的内部,所述循环水管布设于玻璃纤维棉中,所述储水箱内设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与循环水管相连接,所述空气初效过滤器通过引风管与热交换装置相连接,所述热交换装置通过出风管与抽风机相连接,所述抽风机与布风管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抽风机设置于地下。
优选的,所述布风管的出风口与房屋本体相连通,且布风管的出风口靠近房屋本体的地面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天然雨水资源,并且将储水箱和热交换装置设置在地下,夏季炎热的时候,利用雨水以及地下与地表的温度差降低室内温度,减少能源的消耗。
2.本实用新型将室外的空气与室内空气交换,较传统的室内空气净化装置,空气更加清新,有效提高了室内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热交换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房屋本体,2、屋顶通风口,3、雨落管,4、雨水弃流过滤器,5、空气初效过滤器,6、引风管,7、储水箱,8、循环泵,9、地下室,10、热交换装置,11、出风管,12、抽风机,13、布风管,14、玻璃纤维棉,15、循环水管,16、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节能通风的绿色建筑房屋,包括
房屋本体1、屋顶通风口2、雨落管3、雨水弃流过滤器4、空气初效过滤器5、引风管6、储水箱7、循环泵8、地下室9、热交换装置10、出风管11、抽风机12、布风管13、玻璃纤维棉14、循环水管15和箱体16;
房屋本体1的顶部设有屋顶通风口2,雨落管3的底部设有雨水弃流过滤器4,雨水弃流过滤器4与埋于地下的储水箱7相连接,房屋本体1的地下部分设有地下室9,地下室9内设有热交换装置10,热交换装置10包括玻璃纤维棉14、循环水管15和箱体16,玻璃纤维棉14填充于箱体16的内部,循环水管15布设于玻璃纤维棉14中,储水箱7内设有循环泵8,循环泵8与循环水管15相连接,空气初效过滤器5通过引风管6与热交换装置10相连接,热交换装置10通过出风管11与抽风机12相连接,抽风机12与布风管13相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抽风机12设置于地下,消除抽风机12运行时的噪音,避免噪音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浩,未经曾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36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