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原油加温火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1925.0 | 申请日: | 2017-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6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侯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学林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5000 甘肃省酒***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油 加温 | ||
技术领域
该实用新型与石油开采有关,具体涉及一种原油加温火管。
背景技术
地处山区的储油罐,由于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油品储运必须先通过加温后,由罐车拉运至联合站,通常加温是用2mm嘴径的火管点燃明火对原油加温。加温时由于火管配风与环境直接相通,受山区风的影响致使配风量难以调整,由于山区风向的变化较大,顺风时加压使火远离火管头,风向偏转后可燃气体在火焰与火管之间补充,有时风较大吹灭火焰,补充的可燃气体遇前部火焰或烟囱内火星容易引起爆炸,燃焰携带烟囱及火筒内带有火星的烟灰从烟囱内喷出,飘落在储罐上部也容易引起储油罐着火爆炸,吹熄火星没有复燃的造成干气浪费,也给出油拉运造成难度。
发明内容
该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加温火管的进风量容易受到风向风力的影响,进风量不稳定,燃烧火力不稳定,且容易被风吹灭,容易造成事故。
该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原油加温火管,它包括:喷火管、底座、进气管、间隙垫片、进气孔、喷火孔,其特征是:在进气管的前端设置外丝扣,在喷火管的后部、底座的后部设置连接孔,在它们的连接孔上设置内丝扣,进气管的外丝扣与喷火管后部的内丝扣、底座的后部的内丝扣旋紧固定配合,并在喷火管与底座之间设置一个间隙垫片,使喷火管后部与底座的后部形成一个进气弯道,并在喷火管后部设置若干进气孔,在喷火管前端设置喷火孔。
使用时,燃气从进气管高速流进喷火管内的腔体,使其腔体内产生负压,空气从喷火管后部与底座后部形成的进气弯道再经过若干进气孔被吸入喷火管内的腔体,空气与燃气在该腔体内混合后从喷火孔喷出适合燃烧的可燃气体,点燃明火加温原油。
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空气进入腔体时是通过进气弯道再经过若干进气孔被吸入喷火管内的腔体,所以外界风力、风向不会直接影响进气量的大小,使燃烧更加充分,不会引起事故,安全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该实用新型的的原理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喷火管,2、底座,3、进气管,4、间隙垫片,5、进气孔,6、喷火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用例说明该实用新型的原理,在图1中:在进气管3的前端设置外丝扣,在喷火管1的后部、底座2的后部设置连接孔,在它们的连接孔上设置内丝扣,进气管3的外丝扣与喷火管1后部的内丝扣、底座2的后部的内丝扣旋紧固定配合,并在喷火管1与底座2之间设置一个间隙垫片4,使喷火管1后部与底座2的后部形成一个进气弯道,并在喷火管1后部设置若干进气孔5,在喷火管1前端设置喷火孔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学林,未经侯学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19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涡流渗透引射燃烧器
- 下一篇: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