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煤工作面自移式膏体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1697.7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7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鲁喜辉;朱磊;韩刚;刘成勇;孙俊彦;徐凯;杨晓科;宋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3/00 | 分类号: | E21F13/00;E21F1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闵岳峰 |
地址: | 71005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煤 工作面 移式膏体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煤工作面自移式膏体输送装置,属于采矿工程技术及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井工煤矿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矸石,传统的方式是直接堆放于地表,地表堆积的矸石形成矸石山,对矿区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危害,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矸石井下充填技术已经是现代矿井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攻关方向。
现阶段,煤矿膏体充填大多采用在地面建设制膏站的方式,膏体在地面制备好后,利用设置在地面的充填泵,将膏体通过管道输送至工作面采空区内。如图1所示,现阶段的实际工程应用中,采煤工作面内膏体输送管道采用矿用聚乙烯管,将膏体输送至工作面后方的采空区内。采煤工作面内膏体输送管道1(以下称:布料管)敷设在充填采煤液压支架的后立柱3与挡板4之间的区域内,安装在采煤液压支架的底座2上,此种方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布料管安装在充填采煤液压支架的后立柱与挡板之间的区域内,该区域同时作为充填作业操作工人的行走区域,现场操作工人行走困难。
2、布料管末端发生堵管时,布料管内压力急剧上升,管道破裂后高压膏体严重威胁操作工人的生命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煤工作面自移式膏体输送装置,在实现充填开采的前提下,方便工人现场操作、保障操作工人的生命安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采煤工作面自移式膏体输送装置,包括充填采煤液压支架、底部托板、前部挡板、中部挡板、后部挡板、钢制坦克链、布料管、钢制坦克链固定部、钢制坦克链移动部、布料管出口固定板、智能化自移式小车、牵引臂、机械臂和机械臂固定板;其中,
充填采煤液压支架后下部设置底部托板,底部托板上设置前部挡板、中部挡板和后部挡板;底部托板上的前部挡板和中部挡板之间的区域放置有钢制坦克链,底部托板上中部挡板和后部挡板之间的区域放置有智能化自移式小车;
布料管包裹在钢制坦克链内;钢制坦克链固定部固定在工作面回风巷第一组充填采煤液压支架的底部托板上,钢制坦克链移动部与智能化自移式小车上的牵引臂相连接;在布料管出口附近设置布料管出口固定板;
智能化自移式小车上部固定有牵引臂和机械臂;牵引臂底部固定在智能化自移式小车上,牵引臂的另一端与钢制坦克链移动部连接;机械臂底部固定在智能化自移式小车上,机械臂固定板与布料管出口固定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布料管由多段钢编管相连接组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前部挡板和中部挡板之间距离不小于钢制坦克链的宽度与移架步距之和,该区域为钢制坦克链的运行区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中部挡板和后部挡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智能化自移式小车的车体宽度,并预留安全间隙,该区域为智能化自移式小车的行走区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前部挡板、中部挡板的高度均大于钢制坦克链弯曲半径,用于保证后尾梁的支撑装置运行。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采煤工作面自移式膏体输送装置,包括充填采煤液压支架、底部托板、前部挡板、中部挡板、后部挡板、钢制坦克链、布料管、钢制坦克链固定部、钢制坦克链移动部、布料管出口固定板、智能化自移式小车、牵引臂、机械臂和机械臂固定板。工作时,将煤矸石、粉煤灰、水泥、水和添加剂按比例混合制成膏体,利用充填泵将膏体通过安装在钢制坦克链内的钢编管送入支架后方的采空区内,钢制坦克链移动部与智能化自移式小车上的牵引臂相连接,布料管出口固定板与机械臂的机械臂固定板相连接,智能化自移式小车和钢制坦克链均在支架底部托板上运行,智能化自移式小车带动钢制坦克链左右移动,机械臂带动布料管末端上下移动并做小幅度摆动,从而实现将膏体输送至工作面采空区内。具体来说,有以下优点:
1、布料管包裹在钢制坦克链内,钢制坦克链放置在充填采煤液压支架底部托板上的前部挡板和中部挡板之间的区域,该区域为钢制坦克链的专用行走区域,且钢制坦克链由智能化自移式小车牵引,故工作时,充填采煤液压支架后方无需操作人员,即使膏体输送管道末端发生堵管时,管内压力急剧上升导致管道破裂后,也不会威胁操作工人的生命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16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