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法污水处理地埋槽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1519.4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59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肖尊东;刘颖;梁冬梅;施春雨;李景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4120 | 代理人: | 赵宗海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污水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法污水处理地埋槽设备,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集中处理难度较大的小城镇生活污水、城市市政管网未能覆盖的新建小区生活污水处理,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目前,目前的污水处理往往存在着占地面积大,投资大,噪声大,往往会产生污泥膨胀,管理不方便,处理效率低,为此,我们提供一种生物法污水处理地埋槽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生物法污水处理地埋槽设备,通过网状线条生物挂膜的外观设计与底部设有曝气装置结合,填料的比表面积大,池内的充氧条件良好,通过沉淀池顶部连接加药管的设计,生物接触氧化法不需要污泥回流,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方便,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省、噪声低、无异味、受气候影响小、管理方便、处理效率高等特点,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生物法地埋槽设备,包括地埋槽本体,所述地埋槽本体由储水室、生物接触氧化室与沉淀池组成,所述地埋槽本体一侧通过进水管连接储水室,所述储水室内设有格栅,所述储水室通过集水管连接生物接触氧化室,所述生物接触氧化室内底部设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上方设有网状线条生物挂膜,所述网状线条生物挂膜上方设有接触氧化单元,所述曝气装置一端顶部通过穿孔管贯穿所述地埋槽本体顶部连接法兰盘,所述储水室与生物接触氧化室顶部一侧均设有排气孔,所述生物接触氧化室一侧通过集水管连接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一侧设有集水管,所述沉淀池顶部设有预留孔,所述预留孔内腔设有加药管。
进一步而言,所述地埋槽本体外壁附着防腐漆层,所述地埋槽本体内壁附着环氧树脂防腐涂料。
进一步而言,所述曝气装置上设有曝气孔,曝气孔呈等距分布。
进一步而言,所述进水管设为DN300型号,所述集水管设为DN100型号,所述穿孔管与法兰盘均设为DN32型号,所述排水管设为DN100型号,所述加药管设为DN50型号。
进一步而言,所述网状线条生物挂膜设为聚丙烯腈活性炭纤维。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网状线条生物挂膜的外观设计与底部设有曝气装置结合,填料的比表面积大,池内的充氧条件良好,通过沉淀池顶部连接加药管的设计,生物接触氧化法不需要污泥回流,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方便,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省、噪声低、无异味、受气候影响小、管理方便、处理效率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法地埋槽设备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法地埋槽设备平面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法地埋槽设备俯视图。
图中标号:1、地埋槽本体;2、储水室;3、生物接触氧化室;4、沉淀池; 5、进水管;6、格栅;7、集水管;8、曝气装置;9、网状线条生物挂膜;10、接触氧化单元;11、穿孔管;12、法兰盘;13、排气孔;14、沉淀池;15、预留孔;16、加药管;17、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包括地埋槽本体1,所述地埋槽本体1由储水室2、生物接触氧化室3与沉淀池4组成,所述地埋槽本体1一侧通过进水管5连接储水室2,所述储水室2内腔设有格栅6,所述储水室2通过集水管7连接生物接触氧化室 3,所述生物接触氧化室3内腔底部设有曝气装置8,所述曝气装置8上方设有网状线条生物挂膜9,所述网状线条生物挂膜9上方设有接触氧化单元10,所述曝气装置8一端顶部通过穿孔管11贯穿所述地埋槽本体1顶部连接法兰盘12,所述储水室2与生物接触氧化室3顶部一侧均设有排气孔13,所述生物接触氧化室3一侧通过集水管7连接沉淀池4,所述沉淀池4一侧设有排水管14,所述沉淀池4顶部设有预留孔15,所述预留孔15内腔设有加药管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吉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15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环境治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