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循环滤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1055.7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4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史怡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宇恒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C02F1/00;C02F1/52;C02F1/72 |
代理公司: | 郑州市华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2 | 代理人: | 王明朗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滤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滤清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大量建有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小城镇,配套的处理小城镇生活污水显得越来越重要,但这些小城镇污水收集管网不健全,污水处理设施缺乏,给当地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这些污水具有排放不规律、水质水量变化大等特点,有些还有特殊的工业废水进入。
在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之前,需要在污水内加入氧化剂、催化剂、絮凝剂等物质,并使各种物料混合均匀后,才开始进行后续工艺的操作 ;但是当污水内含有大量的有机大分子物质、颗粒状或者粉末状物质时。尤其是当污水内含有大量的有机大分子物质时,如果污水与氧化剂、催化剂或者絮凝剂的混合不够充分,有机大分子物质就不能与氧化剂、催化剂或者絮凝剂充分反应,从而会将一部分大分子物质遗留下来,这就不能达到彻底净化污水的效果。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沉淀池来沉淀颗粒状物质,但是沉淀净化需要消耗较长的时间,而且净化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也有一部分处理厂采用化学的方法处理上述污水,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物料混合器并不能使污水、淤泥和氧化剂、催化剂以及絮凝剂达到充分的混合,而混合不充分就会影响后续污水处理的效果。
目前绝大多数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沿用城市污水厂的处理工艺,但这些处理工艺与乡镇生活污水的特性并不能有效适应。因此,在传统处理工艺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开发出一套高效、低耗、投资少、占地省、管理维护简单、适应乡镇生活污水特性的处理方法,从源头控制和治理小城镇水污染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污水处理存在系统复杂和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循环处理功能的循环滤清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滤清装置,包括污水池、淤泥泵和过滤网,还包括一个安装在污水池内的滤淤机构,所述滤淤机构包括斜面过水通道,其下端为入口,上端为出口,斜面过水通道的底部为倾斜底面,倾斜底面分布有垂流口,而且垂流孔从下向上的开口宽度逐渐变窄;在每个垂流口底部上侧边设置有向下弯曲的下导流板;与淤泥泵出口连接的出水管于所述斜面过水通道的入口连通,在斜面过水通道的出口处依次设置有靠下的泥通道和靠上的净水通道,在泥通道和净水通道之间设置有过滤网一;位于所述净水通道的下方设置有倾斜的过滤网二,过滤网二将净水通道下方分割为上淤泥区和净水回收区,上淤泥区与垂直淤泥通道连通,净水区设置有净水输出管;在所述垂直淤泥通道底部设置有倾斜的过滤网三,位于过滤网三上侧的区域为下淤泥区;位于过滤网三下方的区域与污水池内部连通;所述污水池设置污水进口和加药口。
在所述斜面过水通道内的顶部设置有流量调节板。
所述流量调节板的前后端分别焊接有螺栓,螺栓向上贯穿于斜面过水通道顶板的外侧,在各螺栓上安装有调节螺母。
在斜面过水通道的顶板上的前后端分别安装有电动推杆机构,各电动推杆机构的推杆伸入斜面过水通道与所述流量调节板铰接在一起。在所述净水通道内安装有浑浊度传感器,浑浊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动推杆机构的控制端连接。在所述流量调节板的首端固定有橡胶密封垫,橡胶密封垫贴合于斜面过水通道的顶板内壁。
在所述下淤泥区的侧壁设置有淤泥封盖,该淤泥封盖的上端铰接在污水池外壁,其下端通过扣件固定在下淤泥区出口的边缘。
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循环滤清装置中的斜面过水通道内的淤泥和污水一起从底部向上倾斜推进的过程中,由于水压作用,质量较轻的污水更容易直接从上层排出,而质量较重的淤泥会沿倾斜底板向上移动,淤泥移动过程中速度逐渐降低,大部分都会沿垂流口向下排入污水池内。部分污水突破斜面过水通道后,含淤泥较多的部分污水因速度较低而进入污水通道,另一部分含淤泥较少的污水因流速较快会进入净水通道。
2、本实用新型还分别对净水通道和垂直淤泥通道有设置了对应的过滤网,从而实现净水通道下方的净水过滤和垂直淤泥通道下方的淤泥过滤作用。介于净水与淤泥之间的浑浊液回流进入污水池内。
3、本实用新型还在斜面过水通道内设置了流量调节板,通过认为或者电控调节斜面过水通道内水流压力,从而能够与水泵压力、垂流口角度和流量、淤泥通道和净水通道的距离关系相结合调节,实现最佳的循环控制。从而也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宇恒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宇恒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10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