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曲线拱坝砌体施工坡度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1026.0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86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崔国立;秦安凤;陈远根;吴宗权;周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第一水电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7/00 | 分类号: | E02B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单燕君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曲线 拱坝 施工 坡度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曲线拱坝砌体施工坡度架结构。
背景技术
双曲拱坝因具有良好的力的传递性以及地质地貌的适应性,在我国被广泛采用,双曲拱坝一般用变中心、变半径布置,这给工程的施工工艺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双曲抛物线拱坝坝面坡度的控制成为双曲抛物线拱坝施工重要技术难点。
坡度控制贯穿整个大坝的施工,并且需要高空作业,技术要求高,因此,坡度控制的效果好坏对大坝工程质量及美观影响非常大。而目前对于双曲拱坝的坡度控制通常还是靠经验和繁琐的工具进行,还缺乏一种简单方面的辅助控制工具,以便于双曲拱坝的施工。基于此,如何选取一种简单方便的坡度控制方式,对大坝施工尤为重要,特别是选取一种简便的辅助控制工具,对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质量更加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双曲坝坡度控制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双曲线拱坝砌体施工坡度架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曲线拱坝砌体施工坡度架结构,包括若干个坡度架单元,各坡度架单元之间设有支撑架,所述坡度架单元包括用于与砌体固连的固定部和用于对砌体的坡度进行确定的调节部,固定部包括固定杆、支撑杆和连接杆,固定杆、支撑杆和连接杆两两连接形成三角结构,调节部包括调节杆,调节杆底部与固定部内侧铰接,调节杆的下部与支撑杆之间设有用于调节调节杆角度的调节装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部上设有扶手杆,扶手杆底部与固定部的外侧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调节部还包括角度器,角度器位于调节杆与支撑杆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调节装置为花篮螺栓。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坡度架单元的间距为1-1.5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脚手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扶手杆上设有防护网。
作为优选方案,相邻的两个坡度架单元之间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杆,定位杆两端分别与坡度架单元连接,具体为与调节杆连接,定位杆上设有至少一个撑线杆,撑线杆一端与定位杆滑动连接,且撑线杆长度可调,撑线杆的端头和定位杆的两端设有定位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本坡度架结构能够精确控制双曲线拱坝砌体坡度,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及施工进度,并满足该工法在造型上的施工规范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角度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辅助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坡度架单元,2支撑架,3固定部,4调节部,5固定杆,6支撑杆,7连接杆,8调节杆,9调节装置,10扶手杆,11角度器,12脚手板,13防护网,14定位杆,15撑线杆,16定位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双曲线拱坝砌体施工坡度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若干个坡度架单元1,各坡度架单元1之间设有支撑架2,所述坡度架单元1包括用于与砌体固连的固定部3和用于对砌体的坡度进行确定的调节部4,固定部3包括固定杆5、支撑杆6和连接杆7,固定杆5、支撑杆6和连接杆7两两连接形成三角结构,调节部4包括调节杆8,调节杆8底部与固定部3内侧铰接,调节杆8的下部与支撑杆6之间设有用于调节调节杆8角度的调节装置9。所述固定部3上设有扶手杆10,扶手杆10底部与固定部3的外侧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调节部4还包括角度器11,角度器11位于调节杆8与支撑杆6之间。
具体的设置中,调节装置9采用花篮螺栓,坡度架单元1的间距为1-1.5m。支撑架2上设有脚手板12,扶手杆10上设有防护网13。
在实际施工中,采用5#角钢制制作成构成三角形结构的坡度架单元,单个坡度架单元1由墙体预埋螺栓固定,再利用支撑架2作为连接将所有坡度架单元连接成一个整体保证其稳定性,利用花篮螺栓调节坡度。这样大大减少测量的工作频率,提高工作效率。
为保证施工安全并满足精度要求,两坡度架之间宽度不应大于1.5m,因此为1-1.5较合适。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第一水电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第一水电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10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渗土工膜垫层中混凝土与土石回填区的过渡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复合式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