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特高频信号金属屏蔽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740587.9 | 申请日: | 2017-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7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 发明(设计)人: | 胡泉伟;王荣亮;殷震;于啸;张黎明;黄朝;何金;徐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 地址: | 30001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频 信号 金属 屏蔽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系统屏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特高频信号金属屏蔽组件。
背景技术
由于变电站的内放电源较多,造成空气中背景的噪声较大,在对非金属屏蔽的盆式绝缘子组合电器开展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时易受到极大的干扰,导致信号被淹没在空气噪声中,难以开展局部放电特高频检测。
传统的局部放电特高频检测抗干扰措施是采用屏蔽带包裹盆式绝缘子的方式,但此方法存在包裹不严、安装不便、屏蔽噪声效果差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特高频信号金属屏蔽组件。
为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特高频信号金属屏蔽组件,包括:屏蔽带和固定外衣;
其中,屏蔽带的主体为长条带状,在屏蔽带的一侧设有方形的开口,用于放置组合电器的特高频信号的接收装置;在屏蔽带的末端,沿宽度方向的中部设有一个长条状的缺口,使屏蔽带缠绕时不影响所述接收装置的正常工作;
固定外衣为袋状结构,平面形状与屏蔽带的形状对应,包括与开口对应的第二开口和与缺口对应的第二缺口,并密封包覆在屏蔽带的外部,在固定外衣的上表面末端两侧边缘处和下表面两侧边缘处设有若干个粘扣,用于将固定外衣连同屏蔽带一起固定在组合电器的绝缘子上。
所述屏蔽带的长为3m,宽为0.15m,厚度为0.1mm;
缺口的长度为0.9m,宽度与开口的宽度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特高频信号金属屏蔽组件结构新颖,安装方便;对特高频噪声的抗干扰能力较强,适用于对抗不同电压的组合电器的局部放电特高频干扰,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屏蔽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屏蔽带套在接收装置时的侧视图。
图3为固定外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固定外衣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下述实施例绝非对本实用新型有任何限制。
如图1-4所示,该特高频信号金属屏蔽组件包括:屏蔽带1和固定外衣4;
其中,屏蔽带1的主体为长条带状,在屏蔽带1的一侧设有方形的开口2,用于放置组合电器的特高频信号的接收装置;在屏蔽带1的末端,沿宽度方向的中部设有一个长条状的缺口3,使屏蔽带1缠绕时不影响所述接收装置的正常工作(如图2所示);
固定外衣4为袋状结构,平面形状与屏蔽带1的形状对应,包括与开口2对应的第二开口5和与缺口3对应的第二缺口6,并密封包覆(例如可采用缝制的方式)在屏蔽带1的外部,在固定外衣4的上表面末端两侧边缘处和下表面两侧边缘处设有若干个粘扣7,用于将固定外衣4连同屏蔽带1一起固定在组合电器的绝缘子上。
屏蔽带1的长为3m,宽为0.15m,厚度为0.1mm;
缺口的长度为0.9m,宽度与开口2的宽度相同。
当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特高频信号金属屏蔽组件时,首先将固定外衣4包覆在屏蔽带1的外部并密封(例如可以采取缝制的方式),形成组件整体;由于固定外衣4上设有与开口2相对应的第二开口5,因此将上述组件整体套在组合电器的盆式绝缘子上,使特高频信号的接收装置从开口2以及第二开口5处露出外部,因此所述特高频信号的接收装置能正常工作,如图2所示;随后,将上述组件整体固定在组合电器的盆式绝缘子表面,并缠绕组件整体;由于缺口3及固定外衣4上与其相应的第二缺口6的存在,可以在严密包覆组合电器的盆式绝缘子的同时又不影响特高频信号的接收装置的正常工作;由于在固定外衣4的上下外表面上设置了多个粘扣7(如图4所示),当缠绕组件整体时,可将空间位置上临近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粘扣7粘合在一起,从而实现盆式绝缘子的严密包覆。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特高频信号金属屏蔽组件能极大地对抗特高频噪声的干扰,适用于对抗不同电压的组合电器的局部放电特高频干扰,适用范围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05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度自动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桌面云终端设备的底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