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捕食实验小室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0044.7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8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韩双;韩冰;范广华;宋清斌;赵文路;马燕;王湘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M1/00 | 分类号: | A01M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0 | 代理人: | 孙晶伟 |
地址: | 25301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捕食 实验 小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捕食实验小室,涉及植物保护领域。
背景技术
韭蛆,昆虫名,属双翅目,眼蕈蚊科。主要危害韭菜、大葱、洋葱、小葱、大蒜等百合科蔬菜,分布于北京、天津、山东、山西、辽宁、江西、宁夏、内蒙古、浙江、台湾等地。虫态有成虫、卵、幼虫、蛹,以幼虫聚集在韭菜地下部的鳞茎和柔嫩的茎部为害。初孵幼虫先为害韭菜叶鞘基部和鳞茎的上端。春、秋两季主要为害韭菜的幼茎引起腐烂,使韭叶枯黄而死。夏季幼虫向下活动蛀入鳞茎,重者鳞茎腐烂,整墩韭菜死亡。现有的韭蛆防治方法主要是以化学农药灌根为主,为了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农民大量使用农药,不仅容易产生食品安全问题,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为此,有研究以生物捕食螨为媒介,对韭蛆进行捕食实验,为韭蛆进行生物绿色防控提供宝贵参考资料及前提。而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捕食实验小室,在此小室中进行相应的捕食螨捕食韭蛆研究,不仅结构简单,便于实施,也利于实验进行及观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捕食实验小室,结构简单,便于实施,适用于捕食螨捕食韭蛆或相似实验中,实施前景广阔。
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捕食实验小室,所述小室从下往上依次放置玻璃片、滤纸、开设通孔的塑料板、玻璃片,将各层两端整体夹持固定,其中滤纸及底层玻璃片完全覆盖塑料板的通孔底部,并有滤纸边缘露出用于吸收水分保持小室湿度。
所述塑料板开设的通孔从底部向上逐渐向内倾斜。进一步防止被观察生物在开启小室时跑出,又尽可能不减小活动空间。
所述塑料板开设的通孔底部截面与顶部截面形状不同。可以将顶部形状设为边较少的三角形等,也是进一步防止被观察生物在开启小室时跑出。
所述塑料板开设的通孔底部截面为圆形通孔或者椭圆形通孔。底部为圆形通孔或者椭圆形使被观察生物活动空间较大,利于观察。
所述滤纸为条状。更便于边缘伸入水源,吸收水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捕食实验小室,从下往上依次放置玻璃片、滤纸、开设通孔的塑料板、玻璃片,将各层两端整体夹持固定,滤纸边缘露出吸收水分保持小室湿度;在塑料板通孔与滤纸及顶层玻璃片形成的小室中进行相应的捕食螨捕食韭蛆研究,因其结构简单,便于实施,既接入实验生物方便,有便于观察,利于放置培养箱培养,而且可大量制作,同时也使用于其他类似实验的进行及观察。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捕食实验小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2实施例2塑料板结构示意图;
图3实施例3塑料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顶层玻璃片,2塑料板,3通孔,4滤纸,5底层玻璃片。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准备:30mm×20mm×3mm塑料板2,中间打一直径为10mm的圆形通孔3,25mm×20mm×1.5mm玻璃片若干,将滤纸4剪成30mm×40mm大小的条状;
捕食实验小室,从下往上依次放置底层玻璃片5、滤纸4、带圆形通孔3的塑料板2、顶层玻璃片1,将各层两端整体用大小合适的燕尾夹夹持固定,其中滤纸4及底层玻璃片5完全覆盖塑料板2的圆形通孔3底部,滤纸4及底层玻璃片5前边缘可与塑料板2齐平,滤纸4后边缘露出用于吸收水份,保持捕食实验小室湿度。
实施例2
准备:35mm×25mm×4mm塑料板2,中间打一通孔3从底部向上逐渐向内倾斜,其中通孔3顶面为8mm的圆形,底面为12 mm的圆形;30mm×25mm×1.5mm玻璃片若干,将滤纸4剪成35mm×45mm大小的条状;
捕食实验小室,从下往上依次放置底层玻璃片5、滤纸4、带圆形通孔3的塑料板2、顶层玻璃片1,将各层两端整体用大小合适的金属蝴蝶夹夹持固定,其中滤纸4及底层玻璃片5完全覆盖塑料板2的圆形通孔3底部,滤纸4及底层玻璃片5前边缘可与塑料板2齐平,滤纸4后边缘露出用于吸收水份,保持捕食实验小室湿度。
实施例3
准备:35mm×25mm×4mm塑料板2,中间打一通孔3,其中通孔3顶面等腰三角形,腰长8mm,两腰夹角为40°,底面为12mm的圆形;30mm×25mm×1.5mm玻璃片若干,将滤纸4剪成35mm×45mm大小的条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00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布料上螨虫的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小菜蛾简易诱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