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构件用穿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9926.1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99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荣;王刚;李昕;盛振强;王智;宋晓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新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3/00 | 分类号: | B28B2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205 | 代理人: | 林秋兰 |
地址: | 250103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港***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构件 穿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构件中穿线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预制构件用穿线装置。
背景技术
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由于结构设计需要,上层预制柱与下层预制柱之间需要预留缝隙用于填充高强度的灌浆料,以保证上层预制柱与下层预制柱之间的有效结合,预埋线管在穿越高强度灌浆料区域时,压浆施工极易造成灌浆料反流至预埋线管形成堵塞,导致后续无法正常穿线,若将全部线管改为明线布置,对建筑室内装潢的美观性造成一定影响。这就是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预制构件用穿线装置,灌浆料不会对穿线造成影响。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预制构件用穿线装置,包括预埋在上层预制柱内的预埋接线盒、线管Ⅰ以及预埋在下层预制柱内的线管Ⅱ,所述线管Ⅰ的上端连接预埋接线盒,并且所述线管Ⅱ的上端面高出下层预制柱的顶面的距离大于上层预制柱与下层预制柱之间的灌浆料层的高度,所述线管Ⅰ的内径大于线管Ⅱ的外径,所述上层预制柱与下层预制柱连接后,所述线管Ⅱ可插入线管Ⅰ内。采用本技术方案,上层预制柱与下层预制柱连接施工时,线管Ⅱ插入线管Ⅰ内,灌浆料不易从线管Ⅰ与线管Ⅱ的缝隙内进入线管Ⅱ内,因此压浆施工不易造成线管Ⅱ的堵塞,影响在线管Ⅱ内穿线。
优选的,所述线管Ⅰ的下端面与上层预制柱的底面平齐。
优选的,所述线管Ⅱ插入线管Ⅰ内后,所述线管Ⅱ的上端面与预埋接线盒的下端面平齐。采用本技术方案,压浆施工时,灌浆料不会进入线管Ⅱ内。
优选的,所述线管Ⅱ的上端面高出下层预制柱的顶面40cm。
优选的,所述线管Ⅰ与线管Ⅱ均为PVC管。
优选的,所述线管Ⅰ的内径为14mm,所述线管Ⅱ的内径为12mm。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层预制柱,2-预埋接线盒,3-线管Ⅰ,4-灌浆料层,5-下层预制柱,6-线管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运用具体的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保护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如图所示,一种预制构件用穿线装置,包括预埋在上层预制柱1内的预埋接线盒2、线管Ⅰ3以及预埋在下层预制柱5内的线管Ⅱ6,所述线管Ⅰ3的上端连接预埋接线盒2,并且所述线管Ⅱ6的上端面高出下层预制柱5的顶面的距离,大于上层预制柱1与下层预制柱5之间的灌浆料层4的高度,所述线管Ⅰ2的内径大于线管Ⅱ6的外径,所述上层预制柱1与下层预制柱5连接后,所述线管Ⅱ6可插入线管Ⅰ3内。上层预制柱1与下层预制柱5连接施工时,线管Ⅱ6插入线管Ⅰ3内,灌浆料不易从线管Ⅰ3与线管Ⅱ6的缝隙内进入线管Ⅱ6内,因此压浆施工不易造成线管Ⅱ6的堵塞,进而影响在线管Ⅱ6内穿线。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线管Ⅰ3的下端面与上层预制柱1的底面平齐。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线管Ⅱ6插入线管Ⅰ3内后,所述线管Ⅱ6的上端面与预埋接线盒2的下端面平齐。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线管Ⅱ6的上端面高出下层预制柱5的顶面40cm。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线管Ⅰ3与线管Ⅱ6均为PVC管。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线管Ⅰ3的内径为14mm,所述线管Ⅱ6的内径为12mm。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考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创造性的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新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中新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99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整通信参数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混凝土搅拌机的可伸缩支撑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