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膜片阀排气氧气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9560.8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1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蒋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爱托普气动液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128 | 分类号: | F16K31/128;F16K11/22 |
代理公司: | 宁波浙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68 | 代理人: | 王明超 |
地址: | 315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膜片 排气 氧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膜片阀排气氧气阀。
背景技术
氧气是维持人类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们不得不面对缺少氧气的环境,或者需要更高浓度的氧气,基于这种需求,制氧设备应用而生。人们对氧的需求一般分为两类:用于纠正病理性缺氧,治疗疾病的用氧称为氧疗,其中用于抢救危重病人的紧急氧疗又称为输氧急救;用于纠正生理性缺氧,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及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等的用氧称之为氧保健。氧疗用氧及氧保健用氧主要采用制氧工艺有三种:化学试剂法,深冷法,变压吸附法。
氧气阀是制氧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运行能力直接决定着整个制氧机的制氧能力,而目前制氧机在运行时,经氧气阀直接排气,导致大气气体易逆流经排气口进入阀体工作腔,与阀体工作腔内分子筛接触发生反应,影响制氧机制氧的纯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膜片阀排气氧气阀,在排气后能够及时关闭排气口,避免大气气体逆流经排气口进入阀体工作腔,保证了制氧机制氧的纯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膜片阀排气氧气阀,包括阀体、第一先导机构和第二先导机构,第一先导机构和第二先导机构设于阀体内,阀体内设置有与第一先导机构相对应的第一阀腔、与第二先导机构相对应的第二阀腔,阀体上设有与第一阀腔和第二阀腔连通的进气口、与第一阀腔连通的第一工作口以及与第二阀腔连通的第二工作口,阀体内还设有第三阀腔,第一阀腔包括第一上气室、第一中间气室和第一下气室,第二阀腔包括第二上气室、第二中间气室和第二下气室,第三阀腔包括第三上气室、第三中间气室和第三下气室,第一上气室、第二上气室和第三上气室内分别设有上膜片,上膜片通过上压板固定,第一下气室、第二下气室和第三下气室内分别设有下膜片,下膜片通过下压板固定,上膜片和下膜片通过阀杆连接,第三上气室与进气口连通,第三中间气室分别与第一上气室和第二上气室连通,阀体上还设有与第三下气室相连通的排气口。
进一步的,阀体上设有通过第一通道与第一上气室连通的第一容置腔以及通过第二通道与第二上气室连通的第二容置腔,第一先导机构设于第一容置腔内,第二先导机构设于第二容置腔内,进气口分别与第一下气室、第二下气室、第一容置腔、第二容置腔连通。
进一步的,第一先导机构和第二先导机构分别包括动铁芯和静铁芯,动铁芯和静铁芯之间设有回复弹簧,动铁芯在回复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与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密闭配合。
进一步的, 动铁芯与第一通道、第二通道接触端嵌设有密封堵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当需要第一工作口工作时,气体从进气口进入,向上流入第一容置腔,第一先导机构通电打开后,气体进入第一上气室,把阀杆向下压,带动上膜片下移与第一中间气室紧密相抵进行密封,下膜片下移使第一下气室与第一中间气室连通,气体经由第一下气室经第一中间气室从第一工作口排出进行工作,从第一工作口流出的气体与连通的反应室内的分子筛发生反应产生氧气。当需要第二工作口工作时,只需关闭第一先导机构,开启第二先导机构。第一工作口和第二工作口互不干扰,排气时,关闭第一先导机构后,第一下气室内气压增大,带动膜片下推动阀杆上移,下膜片与第一中间气室紧密相抵进行密封,上膜片上移带动第一上气室与第一中间气室连通,阀体内多余气体经由第一上气室进入第三中间气室,同时气体经进气口进入第三上气室,第三上气室和第三中间气室内的气压上升推动膜片下移,使得第三上气室与第三中间气室关闭,第三中间气室与第三下气室连通,气体从第三下气室经排气口排出,通过第三上气室和第三中间气室同时进气,能够将上膜片快速下压,从而实现快速排气。当排气完成后,膜片在自身弹力作用下记忆性恢复原位与第三中间气室紧密相抵进行密封,阻挡大气气体逆流出阀体工作腔,与反应室内的分子筛接触发生反应,保证了制氧机制氧的纯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截面剖视图。
图中,1.阀体;2.第一先导机构;3.第二先导机构;4.进气口;5第一工作口;6.第二工作口;7.第一上气室;8.第一中间气室;9.第一下气室;10.第二上气室;11.第二中间气室;12.第二下气室;13.第三上气室;14.第三中间气室;15.第三下气室;16.上膜片;17.下膜片;18.阀杆;19.回复弹簧;20.排气口;21.第一容置腔;22.第二容置腔;23.第一通道;24.第二通道;25.上压板;26.下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爱托普气动液压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爱托普气动液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95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锅炉燃机气动阀
- 下一篇:一种电磁阀排气氧气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