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簸箕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7983.6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97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建江 |
主分类号: | B07B4/00 | 分类号: | B07B4/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3 | 代理人: | 姜佩娟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簸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功能簸箕。
背景技术
有三种物品被称作簸箕,一是一种铲状器具,用以装垃圾,二是用藤条或去皮的柳条,竹篾编成的大撮子,扬米去糠的器具,三是指簸箕形的指纹,指纹的一种,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中间成封闭圆形的谓之“箩”(民间多称为“斗”),如果开口延伸出去谓之“簸箕”。现有第二种所说的扬米去糠的簸箕结构固定,功能单一,扬米去糠的过程需要人工抬起簸箕进行操作,灰尘都飘散在使用者身上,操作之前需要防护的很好,特别麻烦,而且人工扬米效率也比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人工扬米去糠效率低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簸箕,通过在簸箕主体底部架设带藤拍板的支架来解决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簸箕,包括簸箕主体,簸箕主体底部固定设置有方便扬米去糠的拍打底座,拍打底座通过贯穿簸箕主体的立柱与簸箕主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包括拍打底座包括底板和均布在底板四周的藤拍板。
进一步的,包括底板上沿开设有若干用于固定藤拍板的卡槽。
进一步的,包括卡槽上方通过螺纹方式设置有用于固定藤拍板的上盖。
进一步的,包括立柱上通过螺纹方式套设有两个垫片,两个垫片分别设置在簸箕主体的上下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带藤拍板的拍打底座,不仅能对簸箕主体实现均匀拍打,还能防止簸箕主体受潮,两个垫片对主体进行限位固定,使得簸箕功能多元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底板示意图。
图中1.簸箕主体,2.立柱,3.底板,4.藤拍板,5.卡槽,6.上盖,7.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多功能簸箕,包括簸箕主体1,簸箕主体1底部固定设置有方便扬米去糠的拍打底座,拍打底座通过贯穿簸箕主体1的立柱2与簸箕主体1固定连接,拍打底座包括底板3和均布在底板3四周的藤拍板4,底板3上沿开设有若干用于固定藤拍板4的卡槽5,卡槽5上方通过螺纹方式设置有用于固定藤拍板4的上盖6,立柱2上通过螺纹方式套设有两个垫片7,两个垫片7分别设置在簸箕主体1的上下两侧。
使用时,将谷物放置在簸箕主体1内,拍打底座将簸箕主体1支撑起,防止簸箕主体1与桌面直接接触受潮,将藤拍板4放置在底板3的卡槽5内,并通过卡槽5上的上盖6进行固定锁紧,防止藤拍板4脱出,人工上下摆动藤拍板4就能进行扬米去糠操作,效率高,立柱2外表面设置有螺纹,簸箕主体1的高度可以通过旋动两个垫片7进行调整固定,适应不同需求。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建江,未经周建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79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