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抑制换向火花功能的永磁有刷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7823.1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5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军;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罗伯特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3/10 | 分类号: | H02K13/10;H02K27/2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任重,冯振宁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仙月***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抑制 换向 火花 功能 永磁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能高效抑制换向火花的永磁有刷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设备伺服控制要求的快速发展和稀土永磁材料的工艺技术提升,依托稀土永磁材料的永磁直流有刷电机是伺服控制系统中的主要部件,稀土永磁直流有刷电机和直流伺服控制器组成的直流驱动系统的系统综合指标和高伺服性、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制造成本成为了推动其技术发展的动力,直流伺服控制技术已经成熟,在系统中稀土永磁直流有刷电机的可靠运行成为系统稳定关键要素,稀土永磁直流有刷电机性能优劣取决于电机在运行过程中换向火花等级大小,如果稀土永磁直流有刷电机在大负载下运行火花等级小,电机的综合性能就优秀,使用寿命也将得到很大延长。
现有技术采用在大型稀土永磁直流有刷电机换向器表面安装气体释放机构,采用气体释放表面释放出导电性小于空气的气体降低和抑制换向火花,但在中小型稀土永磁直流有刷电机中由于电机尺寸小、结构简单而无法采用,中小的稀土永磁直流有刷电机基本不采用抑制方法抑制换向火花,这样一来导致电动机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换向火花强烈,降低了电机功能和缩短了电机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通用性强的、通过将电机电枢中剩余感生能量消耗的方式来抑制换向火花功能的永磁有刷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抑制换向火花功能的永磁有刷电机,包括永磁体N、永磁体S、换向器和电机机座,换向器包括梯形铜片,所述永磁体N和永磁体S的连接处设有磁能消耗装置,所述磁能消耗装置与电机机座连接,磁能消耗装置用于消耗换向剩磁。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稀土永磁有刷电机,稀土永磁材料的磁能积和矫顽力是第一代、第二代普通磁材几倍,在同一绕组下产生的感应电势和换向电势均大为提高,因此稀土永磁电机在负载较大时换向火花等级高,甚至超过2级,对电机运行不利。
通过在磁极极间设置磁能消耗装置,在电机换向时,可通过磁能消耗装置将电枢中剩余感生能量自动消耗,从而抑制换向火花的产生,提高电机各项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磁能消耗装置包括磁耗极铁芯和安装磁耗极铁芯的磁体卡座,所述磁耗极铁芯设于磁体卡座底部中心,所述磁耗极铁芯上绕裹磁能线包;所述永磁有刷电机中相隔π/p角度的磁能线包之间串联有功率电阻形成磁能消耗回路,其中p为极对数。
具体地,串联的功率电阻可形成一条消耗回路,达到消耗换向剩磁的目的。
进一步地,为便于磁耗极铁芯的装配,所述磁体卡座的横截面为矩形槽状结构。
更进一步地,为使磁体卡座与磁极之间形成良好的接触固定,所述矩形槽状结构的开口端具有与永磁体N、永磁体S的倒角边缘适配的折弯部。
具体地,所述磁体卡座的折弯部用于固定锁紧永磁体,防止永磁体松动。
进一步地,所述磁耗极铁芯包括中间部和对称设于中间部长度方向两端的台阶部,所述台阶部上表面低于中间部上表面。
具体地,所述磁体卡座与磁耗极铁芯中间部等长且端部对应设置,同时该结构便于安装,所述台阶部台阶面面向磁体卡座底部设置。
所述磁耗极铁芯与永磁体等长,且为感应电枢换向剩余磁势,并将能量通过磁能线包消耗在功率电阻上。
进一步地,所述磁体卡座和磁耗极铁芯在对应位置分别设有螺纹孔用于与电机机座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梯形铜片的下底面与两个侧面之间具有倒角结构,所述倒角结构可为圆弧状、椭圆弧状或过渡曲线状,所述倒角结构采用角铣加工而成。
具体地,稀土永磁有刷电机采用的是机械换向,换向器是电机的关键部件,换向器是由较多的铜片和云母、绝缘体通过一定方式组合而成,铜片数量与电枢槽成整数倍,电机由电刷输入电流至换向器导致电枢形成磁场后通过永磁体作用旋转起来,一般换向器进行工作面车圆、云母下刻、抛光,来保证电刷在换向器工作面可靠工作,云母下刻后会形成一个矩形槽口,火花形成是在换向器旋转起来一片换向片离开电刷的瞬间,因存在换向电势和尖端击穿放电形成。
本实用新型在用特制专用铣刀具在进行云母下刻时,在完成云母下刻清除的同时将梯形铜片锐边角铣加工为光滑圆过渡面,将尖端放电因素消除掉,抑制换向火花形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罗伯特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株洲罗伯特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78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