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极反渗透EDI超纯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7725.8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7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胡坚南;张庆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0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35 | 代理人: | 杨如增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渗透 edi 超纯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超纯水制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极反渗透EDI超纯水装置。
背景技术
尿素生产过程中为了保障尿素的生产质量需要使用超纯水,并且车用尿素纯水要求5个电导率以内,超纯水制取时就需要针对与不同的原水水质采用不同的超纯水制取方式才能够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降低加工成本,我国北方水的硬度较大,电导率高,需要采用双极反渗透装置加EDI的方案进行超纯水制取,现有的双极反渗透EDI超纯水生产设备主要采用的是双极反渗透装置与电去离子设备串联的方式进行工作,因此设备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耗能也高,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双极反渗透EDI超纯水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极反渗透EDI超纯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极反渗透EDI超纯水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左端设置有阳极板,且壳体的右端设置有阴极板,所述壳体的中间设置有过渡室,且过渡室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浓缩室和第二浓缩室,所述第一浓缩室与过渡室之间设置有阳极反渗透室,且第二浓缩室与过渡室之间设置有阴极反渗透室,所述壳体在第一浓缩室的左侧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二阳极室、第一阳极室和阳极过滤室,且壳体在第二浓缩室的右侧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阴极过滤室、第一阴极室和第二阴极室,所述第二阳极室、第一阳极室和阳极过滤室彼此之间均用阳极过滤树脂进行隔离,且阴极过滤室、第一阴极室和第二阴极室彼此之间均用阴极过滤树脂进行隔离,所述过渡室采用双极膜分别与阳极反渗透室和阴极反渗透室进行隔离,所述过渡室、第一浓缩室和第二浓缩室均采用管道供应原水,且第二浓缩室和第一浓缩室生产的浓缩液采用排液管进行排放,所述阳极反渗透室通过管道连接阳极过滤室,且阴极反渗透室通过管道连接阴极过滤室,所述第二阳极室通过管道连接第一阴极室,且第二阴极室通过管道向外部输出超纯水。
优选的,所述管道上均安装有止回阀。
优选的,所述双极膜的左右两侧分别为阳极膜面和阴极膜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浓缩室通过阴极膜分别与阳极过滤室和阳极反渗透室进行隔离,且第二浓缩室通过阳极膜分别与阴极反渗透室和阴极过滤室进行隔离。
优选的,所述第二阴极室通过管道连接第一阴极室和第一阳极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设备的集成度高,能够综合利用双极反渗透装置和EDI设备的过滤特点,实现在同一容器内连续进行过滤;
(2)该装置可以根据需要将第二阴极室内排出的超纯水重新导回第一阳极室或者第一阴极室内进行二次过滤,从而进一步的除去水中的阴阳离子,工作连续性强,能够有效的减少设备占用面积和各个部件的外部操作步骤,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满足了尿素生产过程中对超纯水的质量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阳极板、2第二阳极室、3阳极过滤树脂、4第一阳极室、5阴极反渗透室、6阴极过滤室、7阴极过滤树脂、8第一阴极室、9双极膜、10第二阴极室、11阴极板、12第二浓缩室、13过渡室、14阳极反渗透室、15第一浓缩室、16阳极过滤室、17止回阀、18壳体、19管道、20阳极膜、21阴极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极反渗透EDI超纯水装置,包括壳体18,壳体18的左端设置有阳极板1,且壳体18的右端设置有阴极板11,壳体18的中间设置有过渡室13,且过渡室1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浓缩室15和第二浓缩室12,第一浓缩室15与过渡室13之间设置有阳极反渗透室14,且第二浓缩室12与过渡室13之间设置有阴极反渗透室5,壳体18在第一浓缩室15的左侧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二阳极室2、第一阳极室4和阳极过滤室16,且壳体18在第二浓缩室12的右侧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阴极过滤室6、第一阴极室8和第二阴极室10,第二阳极室2、第一阳极室4和阳极过滤室16彼此之间均用阳极过滤树脂3进行隔离,且阴极过滤室6、第一阴极室8和第二阴极室10彼此之间均用阴极过滤树脂7进行隔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77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面盆龙头(EU170717‑B3)
- 下一篇:电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