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冷塔以及间接空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7082.7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6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曹蓉秀;冯云鹏;陈阳;张华峰;张伟;史鹏飞;王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8C1/00 | 分类号: | F28C1/00;F28F2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冷塔 以及 间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力发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冷塔以及间接空冷系统。
背景技术
间接空冷系统是一种以环境空气作为冷源、以密闭的循环水作为中间介质,将汽轮机排汽的热量传递给循环水,密闭循环水通过空冷散热器传递给大气的系统,主要包括凝汽器、循环水泵以及空冷塔构成,其中,空冷塔包括塔体以及空冷散热器,凝汽器与循环水泵及散热器串联构成循环水回路,在凝汽器内被加热的循环水由循环水泵送至空冷散热器,在空冷散热器内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冷却后的循环水再返回凝汽器继续冷却汽轮机排汽,构成一个密闭循环。
在工作时,静风状态下,环境空气水平流入,经散热器加热后,在空冷塔内向上转弯,会在空冷塔进风口处一定高度内靠近混凝土壁面处出现负压回流现象,形成局部流动死区,导致该区域空气温度较高,久而久之影响换热效果;在有环境风的状态下,空冷塔的迎风面和背风面进风不均,空冷塔迎风面压力升高,背风面压力降低,都容易出现回流现象,空冷散热器迎风面的空气流量增加,换热能力增强,而背风面,散热器可借助空冷塔的抽力换热,但由于受到塔内进风面横向气流的抑制作用,进入散热器的空气流量减小,换热能力减弱,空冷塔位于迎风面和背风面两侧的区域,进入散热器的空气流量更低,换热能力更差。对间接空冷系统运行及空冷散热器的换热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如何改善空冷塔的结构,消除流动死区,减弱环境风的不利影响,提高换热效果,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冷塔以及间接空冷系统,以达到消除流动死区,减弱环境风的不利影响,提高换热效果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冷塔,包括塔体及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塔体底部中央的中央导流件及导流板,所述中央导流件周向上形成有导流面,所述导流板包括八个内导流板以及八个外导流板,八个所述内导流板沿周向均布地连接于所述导流面,八个所述外导流板与八个所述内导流板一一对应地沿周向设置于所述塔体外,相邻两所述外导流板以及相邻两所述内导流板之间形成通向所述导流面的通道。
优选地,所述中央导流件为圆锥形,其圆锥面为所述导流面。
优选地,所述圆锥面的纵截面由两条从第一端到第二端斜率逐渐升高的曲线构成。
优选地,所述中央导流件的高度不小于所述塔体的进风口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中央导流件的高度是所述塔体的进风口高度的1.2倍~1.5倍。
优选地,所述中央导流件的底面直径是所述塔体零米直径的0.6倍~0.8倍。
优选地,所述中央导流件包括锥形导流罩以及若干支撑柱,若干所述支撑柱设置于所述锥形导流罩内且沿周向均布,所述锥形导流罩的内壁上形成有环形加强筋,所述支撑柱与所述环形加强筋固连。
优选地,所述内导流板与所述外导流板分别位于所述空冷塔的散热器两侧,且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内导流板及所述外导流板之间的距离相等。
优选地,所述外导流板的高度为所述塔体的进风口高度的1倍~1.1倍,宽度为所述散热器外缘直径的1/10~1/8,与所述散热器的间距为1m~2m。
优选地,所述内导流板的高度为所述塔体的进风口高度的1.1倍~1.4倍,与所述散热器的间距为1m~2m。
优选地,所述八个内导流板上分别开设有通行门。
一种间接空冷系统,包括凝汽器、循环水泵以及空冷塔,所述凝汽器的冷却管路将所述循环水泵以及所述空冷塔的散热器串联形成冷却回路,所述空冷塔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空冷塔。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冷塔,包括塔体以及导流装置,导流装置包括中央导流件以及导流板,中央导流件设置于塔体底部中央,其周向上形成有导流面;导流板包括八个内导流板以及八个外导流板,八个内导流板沿周向均布地连接于中央导流件的导流面,八个外导流板与八个内导流板一一对应地沿周向设置于塔体外,相邻两外导流板以及相邻两内导流板之间形成通向导流面的通道;
通过增加导流装置,在静风状态下,导流装置可促使环境空气变向,从而减缓负压回流现象,消除局部流动死区;在有环境风的状态下,导流板可对环境风进行导流,提高进风均匀性及空气流场的稳定性,利用中央导流件阻挡迎风面的进风,削弱迎风面进风对于其他面的不利影响,将塔内空气的水平动能转化为竖向动能,可合理利用风场能量,增加空冷塔内的通风量,减弱负压区对空气流场的影响,从而削弱环境风对间接空冷系统运行及对空冷散热器换热性能的不利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70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