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IH内锅和烹饪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6900.1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8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康;曹达华;马志海;刘小凯;杨玲;李兴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严政;刘依云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体 内锅 导磁层 过渡层 本实用新型 烹饪器具 家电技术领域 结合力 磁层 扩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IH内锅和烹饪器具。所述IH内锅包括锅体(1)以及形成在所述锅体(1)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上过渡层(2)和导磁层(3),其中,所述过渡层(2)位于所述锅体(1)和所述导磁层(3)之间,且所述过渡层(2)由所述锅体(1)的材料和所述导磁层(3)的材料相互扩散形成。按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IH内锅中导磁层与锅体之间具有较强的结合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IH内锅和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铝合金、304不锈钢等材质在家用电器产品中应用非常广泛,但这些非磁性或弱导磁性材质的锅具的电磁加热功能不理想。IH内锅的显存工艺大多采用爆炸焊或采压力焊在铝合金表面镶嵌430不锈钢薄板,通过锅具外表的磁性430不锈钢在高频交变磁场的作用下形成的涡流效应下进行感应加热。但该工艺过程较复杂、成本较高。此外,还可以通过热喷涂,例如电弧或等离子喷涂等方式,在锅底部制备一层导磁金属层,实现这些锅具的电磁加热功能。但热喷涂的温度过高,磁性合金材料容易发生氧化,涂层中的含氧量为3~15%,且由于熔化或半熔化的金属在锅具基体表面的撞击速率较低,使得形成的磁性层内部容易出现较多的孔洞或夹杂等缺陷,造成涂层的结合力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IH内锅的导磁金属层结合力较差的缺陷,提供一种IH内锅和烹饪器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IH内锅,该IH内锅包括锅体以及形成在所述锅体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上过渡层和导磁层,其中,所述过渡层位于所述锅体和所述导磁层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IH内锅中,所述过渡层由所述锅体的材料和所述导磁层的材料相互扩散形成。
优选地,所述过渡层的厚度为0.1-100微米,更优选为1-15微米。
优选地,所述导磁层的厚度为0.1-1毫米,更优选为0.2-0.5毫米。
优选地,所述导磁层形成在所述锅体的底部,或者形成在所述锅体的底部和与底部邻接的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IH内锅还包括形成在至少部分外表面上的防锈层。
优选地,所述防锈层的厚度为0.02-0.08毫米,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上述IH内锅。
优选地,所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电压力锅、炖锅或煎烤机。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IH内锅中,锅体和导磁层之间形成有过渡层,这样可以解决锅体材料与导磁层材料之间热膨胀系数相差较大的问题,降低了冷热冲击过程中二者间因形变而产生的热应力,从而显著提升锅体与导磁层之间的结合力,避免发生导磁层崩落或开裂等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IH内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IH内锅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锅体 2 过渡层
3 导磁层 4 防锈层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69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锅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下一篇:一种抗菌内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