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缝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6665.8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5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纪伟平;沈贤;黄颖鹏;张健;徐宏涛;陈雪静;卢明东;陈健;游涛;郑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丽水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A61B17/94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江亮 |
地址: | 325027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创手术 缝合装置 活塞 缝合针 按压 皮肤 本实用新型 创口 常规的 活塞顶 活塞杆 穿出 刺破 缝合 管体 伸入 针头 取出 | ||
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缝合装置。主要解决在微创手术缝合时,常规的缝合针不能很好使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缝合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将管体伸入患者的创口内,并在将第三管伸到需要穿出针头的皮肤下方,此时按压活塞杆,第一活塞下降,通过流质将第二活塞顶起,第二活塞上的缝合针升出第三管刺破皮肤露出在外,然后将针头上的线取出即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缝合装置。
背景技术
微创手术,顾名思义就是微小创伤的手术。是指利用腹腔镜、胸腔镜等现代医疗器械及相关设备进行的手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微创”这一概念已深入到外科手术的各种领域,监控系统也不仅限于内窥镜,更多是采用介入的方式,如脊柱外科、骨科。还有其他方式,如显微外科广泛应用于手外科等。
微创手术是指利用腹腔镜、胸腔镜等现代医疗器械及相关设备进行的手术。微创外科的出现及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是最近十几年的事。
微创手术更注重病人的心理、社会、生理(疼痛)、精神风貌、生活质量的改善与康复,最大程度体贴病人,减轻病人的痛苦。微创手术无须开刀,只需在病人身上开1-3个0.5-1厘米个小孔,病人不留疤痕、无疼痛感、只需3-5天便可完成检查、治疗、康复全过程。降低了传统手术对人体的伤害,极大地减少了疾病给患者给来的不便和痛苦。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优越性。
然而,现在没有针对微创手术的缝合装置,在微创手术缝合时常规的缝合针不能很好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缝合装置,主要解决在微创手术缝合时,常规的缝合针不能很好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缝合装置,包括内部设有流质的管体,包括管体包括第一管,所述第一管两端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二管和第三管,
所述第二管内设有密封配合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端露出在第二管上端用于按压;
所述第三管内设有密封配合的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上端设有可拆连接的用于穿线的缝合针;
所述缝合针包括在所述第二活塞杆下降时设于所述第三管内的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活塞上升时升出所述第三管的第二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缝合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将管体伸入患者的创口内,并在将第三管伸到需要穿出针头的皮肤下方,此时按压活塞杆,第一活塞下降,通过流质将第二活塞顶起,第二活塞上的缝合针升出第三管刺破皮肤露出在外,然后将针头上的线取出即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丽水市中心医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丽水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66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肝胆外科用手术拉钩
- 下一篇:一种缝合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