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电池连接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6317.0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2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余政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汽车电子(连云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10;H01R13/05;H01R24/00;H01R24/28;H01R24/76;H01M2/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300 | 代理人: | 徐颖聪 |
地址: | 22200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连接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具体而言,涉及用于汽车蓄电池测试的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蓄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蓄电池测试用于验证电池曲线、开路电压、内部阻抗等参数。在蓄电池测试过程中需要连接测试设备和蓄电池正负极柱,通常情况下测试设备测量端口通过线束连接到蓄电池正负极柱的连接器上。
目前,在汽车蓄电池测试中使用的蓄电池测试连接器需要用螺丝将测试线束与连接器固定,这种紧固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现有的蓄电池测试连接器在连接测试线束时,通过螺丝将线束固定之前,需要先将测试线束的绝缘层剥掉;2)现有的蓄电池测试连接器在连接测试线束时不能实现快速连接测试线束,即插即用;3)现有的蓄电池测试连接器在连接测试线束时不能实现多个测试线束同时连接;4)现有的蓄电池测试连接器在连接测试线束时不能实现对通用线束(即包含有标准香蕉插头的线束)的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连接器本体、卡钳及线缆,所述卡钳固定于连接器本体一端,所述连接器本体内还设有插座,线缆末端连接有插头,所述插头插设于插座中形成电连接。
较佳地,所述插座呈筒状,且与连接器本体之间为过盈配合。
较佳地,所述插头呈筒状,当插头插入插座中,插头与插座之间紧密配合形成电连接。
较佳地,所述插头的表面具有突设的若干弹性部,当插头插入插座中时,所述弹性部抵压于插座内壁。
较佳地,所述线缆一端与插头之间通过焊接相连。
较佳地,所述卡钳具有与蓄电池的极柱配合固定的卡持部、形成于卡持部的开口、自开口两侧向外延伸形成的两个延伸部及连接两个延伸部的螺纹紧固件,通过螺纹紧固件调节开口的大小进而使得卡持部锁紧或松开蓄电池的极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连接器本体内设有插座,线缆末端连接有插头,在对蓄电池进行测试时,将所述插头插设于插座中形成电连接,而不需要用螺丝将测试线缆与连接器本体固定,可以即插即用,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蓄电池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蓄电池连接器组件用于测试汽车蓄电池的特性曲线、充放电及开路电压等,该蓄电池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本体1、卡钳2及线缆3,所述连接器本体1内设有金属插座10,所述卡钳2由导电金属制成且固定于连接器本体1一端,线缆3末端连接有金属插头30。所述插头30插设于插座10中形成电连接,所述卡钳2用于与蓄电池的极柱相固定,所述线缆3末端与插头30之间通过焊接相连。由于连接器本体1内设有插座10,线缆3末端连接有插头30,在对蓄电池进行测试时,将卡钳2固定于蓄电池的极柱,所述插头30插设于插座10中与蓄电池的极柱形成电连接,从而不需要用螺丝将测试线缆3与连接器本体1固定,可以即插即用,还能实现多个测试线束同时连接,方便快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座10呈筒状,且与连接器本体1之间为过盈配合,这样,插座10与连接器本体1之间形成较大的接触面积,保持较好的导电性能。所述插头30呈圆筒状,且表面光滑,当插头30插入插座10中,插头30与插座10之间紧密配合形成电连接。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插头30的表面具有突设的若干弹性部(图未示),且各弹性部沿插头30周向均匀分布,当插头30插入插座10时,各弹性部在插座10内壁作用下会产生一定变形,并紧密的贴合于插座10的内壁,这样插头30与插座10之间形成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所述卡钳2具有与蓄电池的极柱配合固定的卡持部20、形成于卡持部20的开口21、自开口21两侧向外平行延伸形成的两个延伸部22及连接两个延伸部22的螺纹紧固件23。通过螺纹紧固件23调节开口21的大小进而使得卡持部20锁紧或松开蓄电池的极柱。所述卡持部20的内表面与蓄电池的极柱形状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中,极柱为圆柱形,卡持部20的内表面为圆弧形,在固定时,先将卡持部20套设于极柱上,然后旋转螺纹紧固件23,使得两个延伸部22之间的间距变小,卡持部20的开口21随之变小,这样卡持部20就将极柱锁紧。测试结束后,反向调节螺纹紧固件23,使得卡持部20松开极柱,从而能将卡钳2从极柱上取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汽车电子(连云港)有限公司,未经大陆汽车电子(连云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63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连接器端子
- 下一篇:USB3.1连接器之端子分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