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水样采集袋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6202.1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5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远洋蓝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G01N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水样 采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质检测,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水样采集袋。
背景技术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都离不开水,水质的优劣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质要求不断提高,水质标准也相应地不断发展和完善。由于水质标准的制定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文化、经济条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水资源及其水质现状等多种因素有关,不仅各国之间,而且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对水质的要求都存在着差异,因此水质检测是一项不可忽视的课题。水质监测的范围对象主要有:污水、纯水、海水、渔业水、泳池用水、中水、瓶装纯净水、饮用天然矿泉水、冷却水、农田灌溉水、景观用水、生活饮用水、地下水、锅炉水、地表水、工业用水、试验用水等,其中水质取样工具尤为重要。传统的水质取样工具只是简单的一个无菌水质采集袋,将待检测水倒入水质采集袋即可,随后将无菌水质采集袋带回实验室进行进一步地处理,如:过滤、中和、检测,将水样带回实验室再进行过滤及中和处理比较多余,对水质检测过程的效率有所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传统取样过程中多余步骤导致效率较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水样采集袋,其应用在取样过程中便可在袋中进行过滤及中和水样,过滤及中和后的水样不会被滤腔内的物体再次污染。
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便携式水样采集袋,包括袋体、滤网、吊孔和中和药片,其中滤网将袋体的内部空间隔为滤腔和袋腔,所述滤腔的开口朝向袋体开口,所述滤腔位于袋体中上部区域,所述滤腔的容积为袋体容积的1/5~1/3,所述袋体开口的下方开设两个吊孔,两个所述吊孔位于袋体垂直中线两侧,所述吊孔为圆形,中和药片位于袋体内部。在袋体中设置滤腔,可以在取样时进行过滤,以节省步骤和时间,提高水质检测效率;若待检测样本较为浑浊浓稠,可以通过吊孔将袋体悬挂在某处进行自动过滤,无需人为握持袋体开口进行过滤工作;袋体中设有中和药片可以在进入实验室检测前便完成中和步骤,以提高水质检测效率;滤腔位于袋体中上部区域可以避免滤腔底部接触过滤及中和后的水样,以防滤腔中的物体对过滤及中和后的水样造成再次污染。
进一步地,吊孔的直径为1~1.5cm,两个吊孔的圆心均位于袋体开口的下方2~3cm处。吊孔距袋体开口的距离及吊孔的大小可以在悬挂滤腔时保证悬挂的牢固程度。
进一步地,自封条,袋体的内表面使用自封条进行密封,所述自封条位于袋体开口的下方5~7cm处。采用自封条密封袋体可以使袋体内的水样不会被二次污染,自封条的位置可保证密封的牢固性及吊孔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袋体开口上还设有引流嘴。可以将过滤及中和后的水样顺利倒出,不会浪费水样。
进一步地,中和药片为活性硫代硫酸钠药片。硫代硫酸钠能快速中和卤素化合物,且能加速细菌及有机物的检测。
进一步地,滤网的材料采用pp棉,所述袋体的材料采用聚乙烯原生料。使用聚乙烯原生料可以提高袋体的可靠性,使用pp棉可以提高滤网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袋体、滤网、吊孔和中和药片,其中袋体内部设有滤腔,使用滤网将滤腔和袋体隔开,滤腔的开口朝向袋体开口,滤腔位于袋体中上部区域,滤腔的容积为袋体容积的1/5~1/3,袋体开口的下方开设两个吊孔,两个吊孔位于袋体垂直中线两侧,吊孔为圆形,中和药片位于袋体内部。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水质检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水样采集袋,其应用在取样过程中便可在袋中进行过滤及中和水样,过滤及中和后的水样不会被滤腔内的物体再次污染。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滤网,2、滤腔,3、自封条,4、吊孔,5、密封区,6、袋体,7、引流嘴,9、中和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远洋蓝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远洋蓝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62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