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笔记本电脑主板与显示器及摄像头的连接线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6177.7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22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马振亮;姚泽勇;吴夫宏;夏厚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鸿志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27/02;H01B1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笔记本电脑 主板 显示器 摄像头 连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进的笔记本电脑主板与显示器及摄像头的连接线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笔记本电脑主板与显示器及摄像头的连接线束内的信号线多采用常规的单一线铁氟龙材作为内部信号传输线材,使用成本较低的铁氟龙线制作,需将一对信号Pin进行绞线,绞线的特性阻抗很不稳定,若是信号的传输速率较快,要求较高的话,这种方案不可行;且铁氟龙线的结构简单,内为导体,外仅一层teflon外被,屏蔽信号效果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改进的笔记本电脑主板与显示器及摄像头的连接线束。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笔记本电脑主板与显示器及摄像头的连接线束,包括主线束以及设置在主线束两端连接电脑端的第一接插口和连接显示器端的第二接插口,所述主线束的中间分出一分线束,所述分线束的末端连接摄像头端,所述主线束和分线束的内部由若干信号传输线材组成,所述信号传输线材包括为同轴线,所述同轴线由导体层、内被层、编织层、铜箔层和外被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线束与主线束的连接处采用焊接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线束与主线束的连接处的焊接区域需点胶,用纸带覆盖后外表面用醋酸布包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同轴线代替原有线材中的的铁氟龙线线材作为信号传输线材,因为铁氟龙线的结构简单,内为导体,外仅一层铁氟龙外被,其屏蔽效果差,使用同轴线制程,其特性阻抗非常稳定,成品线束在客户端使用时,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很好;但其成本相对较高,相比铁氟龙线的屏蔽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信号传输线材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1-主线束;2-第一接插口;3-第二接插口;4-分线束;5-摄像头端;6-铁氟龙线;7-导体层;8-内被层;9-编织层;10-铜箔层;11-外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笔记本电脑主板与显示器及摄像头的连接线束,包括主线束1以及设置在主线束两端连接电脑端的第一接插口2和连接显示器端的第二接插口3,所述主线束1的中间分出一分线束4,所述分线束4的末端连接摄像头端5,所述主线束1和分线束4的内部由若干信号传输线材组成,所述信号传输线材包括为同轴线6,所述同轴线6由导体层7、内被层8、编织层9、铜箔层10和外被11组成,所述分线束4与主线束1的连接处采用焊接处理,所述分线束4与主线束1的连接处的焊接区域需点胶,用纸带覆盖后外表面用醋酸布包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鸿志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鸿志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61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舞台
- 下一篇:一种污泥干化二层钢结构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