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漆包线冷却除杂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735876.X | 申请日: | 2017-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7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罗陵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西南电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31 | 代理人: | 涂凤霞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漆包线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漆包线生产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漆包线冷却除杂装置。
背景技术
漆包线是绕组线的一个主要品种,由导体和绝缘层两部组成,裸线经退火软化后,再经过多次涂漆,烘焙而成。但要生产出既符合标准要求,又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并不容易,它受原材料质量、工艺参数、生产设备和环境等因素影响。在漆包线冷却除杂过程中,通过人工操作,效率低,可靠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漆包线冷却除杂装置,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漆包线冷却除杂装置,包括顶部设有开口的长方体形的冷却槽和设置于冷却槽其中一侧面的水箱,所述冷却槽内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数块导线板,所述冷却槽面积较小的两侧面和导线板上沿冷却槽长度方向依次设有供漆包线通过的导线管,所述导线管孔径从冷却槽其中一面积较小的侧面向冷却槽另一面积较小的侧面依次递减,所述导线管倾斜设置且孔径较大的一端高度高于孔径较小的一端,所述导线管顶部均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冲洗管,所述冲洗管均通过冲洗泵与水箱内部连通,所述冷却槽设有外径较大的导线管的外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通过连接水管与水箱连通,所述连接水管上设有补液泵,所述冷却槽下表面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一污水管,所述第一污水管下端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通过循环水管与水箱内部连通,所述循环水管上设有循环泵。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槽外侧壁与孔径最小的导线管出线口对应的位置设有集液槽,所述集液槽通过第二污水管与第一污水管连通,所述第二污水管上设有污水泵。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槽下表面设有支撑座。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箱其中一侧面设有液位显示器。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位显示器为玻璃管式液位指示器。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线板通过连接块设置于冷却槽内部。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冲洗管设置于每根导线管高度较高的一端。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沿进水方向依次第一大颗粒杂质过滤网、第二大颗粒杂质过滤网和活性炭过滤网。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外侧壁位于第一大颗粒杂质过滤网、第二大颗粒杂质过滤网和活性炭过滤网上方的位置设有与壳体内部连通的排杂管。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大颗粒杂质过滤网孔径大于第二大颗粒杂质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在有效冷却的过程中还能实现对漆包线表面杂物的清洁,保证下道工序的顺利进行;
2、用于冷却的水源可回收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却槽;2、水箱;3、导线板;4、导线管;5、冲洗管;6、冲洗泵;7、连接水管;8、补液泵;9、第一污水管;10、过滤装置;11、循环水管;12、循环泵;13、集液槽;14、第二污水管;15、污水泵;16、支撑座;17、液位显示器;18、连接块;101、壳体;102、第一大颗粒杂质过滤网;103、第二大颗粒杂质过滤网;104、活性炭过滤网;105、排杂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漆包线冷却除杂装置,包括顶部设有开口的长方体形的冷却槽1和设置于冷却槽1其中一侧面的水箱2,所述冷却槽1内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数块导线板3,所述冷却槽1面积较小的两侧面和导线板3上沿冷却槽1长度方向依次设有供漆包线通过的导线管4,所述导线管4孔径从冷却槽1其中一面积较小的侧面向冷却槽1另一面积较小的侧面依次递减,所述导线管4倾斜设置且孔径较大的一端高度高于孔径较小的一端,所述导线管4顶部均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冲洗管5,所述冲洗管5均通过冲洗泵6与水箱2内部连通,所述冷却槽1设有外径较大的导线管4的外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通过连接水管7与水箱2连通,所述连接水管7上设有补液泵8,所述冷却槽1下表面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一污水管9,所述第一污水管9下端设有过滤装置10,所述过滤装置10通过循环水管11与水箱2内部连通,所述循环水管11上设有循环泵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西南电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西南电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58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移推拉窗的下开合机构
 - 下一篇:一种消防暗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