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乔木支撑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5465.0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1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叶晓华;姜敏;章肃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汇绿园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14 | 分类号: | A01G17/1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乔木 支撑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乔木种植用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乔木支撑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道路两旁、小区、公共区域的绿化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然而由于受到土层、土壤条件、地区气候等限制,在栽种乔木时常会遇到种植穴不能深挖、土层较软较浅以及受到台风等气象条件的影响,再加行乔木植株高大,重心较高,前述不利条件很容易导致乔木倾倒,尤其是在乔木刚刚移植根系尚未完全生长开时更加容易倾倒,不但影响景观而且可能造成行人或者车辆损伤造成额外伤害。因此需要对这些绿化乔木进行加固处理,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105248245A公开了一种大树支撑器及其使用方法,具体包括4个支撑杆和4个箍座,并通过绑扎组块将乔木与支撑器连接,且其中一个支撑杆上设置有升降器以便对支撑杆支撑点进行调整,但是该支撑器的支撑点过小,并不能给较大的乔木提供足够的支撑加固作用,而且安装过程复杂不便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撑效果好而且操作简单的乔木支撑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乔木支撑固定装置,包括支撑装置和加固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箍围和至少四个支撑杆,所述箍围具有一可扣合的开口,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箍围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支撑于地面,所述支撑杆在所述箍围的周向均匀设置,所述箍围套设于乔木且与乔木接触的一面设置有防滑垫;所述加固装置包括箍圈、四根以上牵拉钢丝和与牵拉钢丝相同数量的固定桩,所述牵拉钢丝的一端与所述箍圈连接,所述牵拉钢丝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桩连接,所述箍圈套设于乔木,所述箍圈与乔木之间设置有隔离垫。
所述箍围由多个箍围件组成,相邻的所述箍围件之间通过带扣连接。
所述固定桩的一端埋入地下并朝向乔木,所述固定桩固定之后与地面之间呈40°~70 °夹角,目的是使牵拉钢丝不易与固定桩脱离,并在乔木受外力作用时能够提供反作用力不致乔木倾倒,以便更好地固定乔木。
所述支撑杆沿乔木周向均匀设置并与地面形成倾斜角,有利于实现支撑作用并使支撑力量均匀。
所述支撑杆支撑于地面一端还设置可拆卸的脚板,能够根据种植场地的需要进行拆装,便于适应泥沙地、滨海地区的盐碱地面,以及铺装地面、山地等硬质地面的支撑固定要求。
所述牵拉钢丝经由法兰螺栓与固定桩连接,通过法兰螺栓可以调节钢丝的松紧度,便于根据气候变化、场所变化、乔木生长状况等提供合适的支撑力度,固定位置设置于高出地面处,便于随时调节。
所述箍围与箍圈所在的水平面相互平行,并相距5-30cm,提供多点支持,有利于乔木的支撑固定;对于箍圈与箍围在乔木上的上下顺序不做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满足多种条件下的稳固性,在台风、暴雨、冰雪等恶劣环境下具有良好的稳固性,最大限度的减少了苗木树身的位移,降低了树木根部的损伤,有利于苗木树木根系的生长,达到提高树木栽植成活率的目的;可以在多个支树周期内重复使用,减少传统木质支树杆的使用,降低了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压力;结构简单,操作便利安装快捷,节省人工费用,同时零配件模块化设计,方便拆卸和组装,局部损坏可以更换配件;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现场组合成不同的结构方式来满足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乔木支撑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A处的放大图;
图3是B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杆,2-搭接件,3-箍围,4-防滑垫,5-螺栓,6-脚板,7-箍圈, 8-牵拉钢丝,9-法兰螺栓,10-固定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汇绿园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汇绿园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54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