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罐底淤泥定量排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4936.6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0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陈连龙;叶理德;蔡玲;贺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54 | 分类号: | B65D88/5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朱宏伟,唐万荣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淤泥 定量 排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泥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罐底淤泥定量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有很多工艺介质都是循环使用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固体杂质会进入工艺介质中形成淤泥,对于带有锥底的循环罐来说,淤泥会慢慢沉积在循环罐的最底端,为了保持工艺介质的洁净度,通常需要定期从锥底排放循环罐中的淤泥。通过开闭安装在锥底排放管道上的手动阀,可以实现排泥功能,但这种方法不仅费时费工,而且淤泥的排放量不易控制,毕竟排放淤泥的同时也会不可避免地排放掉一部分工艺介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控制容易,可代替人工现场操作,降低操作工的劳动强度的罐底淤泥定量排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罐底淤泥定量排放装置,包括循环罐,所述循环罐的底部设有排泥口,所述排泥口依次连接第一自动阀、储泥管道和第二自动阀;当第一自动阀开启时,所述第二自动阀关闭,循环罐底部的污泥通过排泥口进入储泥管道内储存;当第二自动阀开启时,所述第一自动阀关闭,储泥管道内储存的污泥排出。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自动阀与排泥管道连接,所述排泥管道的出口连接污水坑。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自动阀和第二自动阀分别与操作面板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罐底淤泥定量排放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罐底淤泥定量排放装置可以自动控制罐底淤泥的排放,淤泥的排放量容易控制,每次排放量为储泥管道的内部体积。循环罐的液位波动不影响正常排泥,可代替人工操作实现远程控制。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罐底淤泥定量排放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1.循环罐;2.排泥口;3.第一自动阀;4.储泥管道;5.第二自动阀;6.排泥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罐底淤泥定量排放装置,包括循环罐1、排泥口2、第一自动阀3、储泥管道4、第二自动阀5和排泥管道6。
第一自动阀3的输入端与循环罐锥底的排泥口2连接,输出端与储泥管道4的入口连接;第二自动阀5的输入端与储泥管道4的出口连接,输出端与排泥管道6的入口连接,排泥管道6的出口接至污水坑。
淤泥的排放有两种模式:
(1)半自动模式:在排泥操作前,第一自动阀3为打开状态,第二自动阀5为关闭状态;需要排泥时,在操作面板上手动启动排泥操作,第一自动阀3自动关闭,第二自动阀5自动打开,开始排泥;一定时间后,第二自动阀5自动关闭,第一自动阀3自动打开,排泥结束。每次排泥操作淤泥的排放量为储泥管道4的内部体积。
(2)全自动模式:在操作面板上设定好淤泥排放周期,当达到排放周期时,自动启动排泥操作,第一自动阀3自动关闭,第二自动阀5自动打开,开始排泥;一定时间后,第二自动阀5自动关闭,第一自动阀3自动打开,排泥结束。系统重新开始计时,到下一个排泥周期再自动启动相同的操作。每次排泥操作淤泥的排放量为储泥管道4的内部体积。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49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