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膜双腰封堵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4744.5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45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余婷;李博;曾凡艳;杨永森;陈娟;蒲忠杰;王广卉;张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61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织网 器械 封堵 钢套 本实用新型 夹丝 径向支撑力 关键因素 挤压变形 螺纹钢套 手术操作 挂钩 灵活度 缺损 盘面 三段 网段 拉扯 成功率 编织 疾病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膜双腰封堵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编织网,编织网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夹丝钢套和螺纹钢套,编织网的中间设有使得编织网分为三段网段的两个第二夹丝钢套,编织网上还设有用于编织网拉扯挤压变形的挂钩。本实用新型适应不同长度、不同大小的缺损,实现单个器械多个疾病的治疗,降低了术者选择器械的难度,增加了手术操作灵活度,提高了手术成功率;钢套位置可以调节,可以使术者在手术时自己确定封堵器械的盘面大小、径向支撑力等关键因素;挂钩长度、数量都可选择,增加器械稳定性,从而实现完全封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膜双腰封堵器械,属于医疗器戒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市场上通用封堵器采用全NiTi丝编织而成,其结构包括用于支撑缺损部位的腰部和用于固定封堵器的盘部组成,内部缝有阻流膜材。其工作原理在于将封堵器变形为细条状的形状拉入鞘管后推送到缺损位置,封堵器在推出鞘管后自动恢复到原状,通过盘片和腰部固定在缺损位置,同时通过阻流膜片来阻隔血液分流,从而达到临床治疗效果。
然而,传统的用于固定封堵器的盘部的固定效果欠佳。同时传统封堵器规格种类太多,医生在学习时需要周期过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稳定性好、手术成功率高、实现单个器械多个疾病治疗的无膜双腰封堵器械,解决了传统的用于固定封堵器的盘部的固定效果欠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无膜双腰封堵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编织网,编织网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夹丝钢套和螺纹钢套,编织网的中间设有使得编织网分为三段网段的两个第二夹丝钢套,编织网上还设有用于编织网拉扯挤压变形的挂钩。
优选地,所述的挂钩为“猪尾巴”状。
优选地,所述的挂钩的长度与需要封堵的缺损的长度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的两个第二夹丝钢套固定在编织网的中间位置。
优选地,当需要封堵的缺损长度的长径比大于2时,所述的编织网两端的网段分别形成一扁平盘状结构;编织网中间的网段因为存在缺损通道壁的物理约束,形成一个圆柱支撑结构。
优选地,当需要封堵的缺损长度的长径比小于2时,所述的编织网两端的网段分别形成一扁平盘状结构;编织网中间的网段也形成一个扁平盘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编织网的中间设有两个可以在编织网上上下活动的第二夹丝钢套。
优选地,所述的挂钩均布于编织网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的编织网为具有超弹性的丝材,其弹性模量大于8%。
优选地,所述的编织网为超弹不锈钢或镍钛形状记忆合金。
本实用新型适应不同长度、不同大小的缺损,实现单个器械多个疾病的治疗,降低了术者选择器械的难度,增加了手术操作灵活度,提高了手术成功率;钢套位置可以调节,可以使术者在手术时自己确定封堵器械的盘面大小、径向支撑力等关键因素;挂钩长度、数量都可选择,增加器械稳定性,从而实现完全封堵。
附图说明
图1a为需要封堵的缺损长度的长径比大于2时,一种无膜双腰封堵器械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图1a在缺损处使用的示意图;
图2a为当需要封堵的缺损长度的长径比小于2时,一种无膜双腰封堵器械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图2a在缺损处使用的示意图;
图3a为一种无膜双腰封堵器械的结构示意图(编织网的中间的两个第二夹丝钢套为可活动的);
图3b为图3a在缺损处使用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47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脂肪移植的注脂针
- 下一篇:镜下可视铰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