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膜片簧级进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4585.9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8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崔颜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靖江三鹏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01 |
代理公司: | 靖江市靖泰专利事务所32219 | 代理人: | 陆平 |
地址: | 214500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膜片 簧级进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特别设计一种膜片簧级进模具。
背景技术
级进模也叫连续模,是由多个工位组成,各工位按顺序关联完成不同的加工,在冲床的一次行程中完成一系列的不同的冲压加工,适用于批量加大或外形尺寸较小,材料厚度较薄的冲压件生产。本实用新型制作的膜片簧常规方法采用单工序模和复合模,产品的制作周期长,不利于大规模生产;现有技术中的膜片簧级进模具在生产时遇到了以下问题:原料从一道工序进入下一道工序时,并未采取任何的保护措施,容易损坏模具,造成产品表面压伤;模具采用常规的CR12MOV材料制作,其他位置也并未加固,导致级进模具使用寿命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膜片簧级进模具,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膜片簧级进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与下模之间采用定位凸台与定位孔相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上模板、上模垫板、上模固定板和上模退料板;所述上模固定板上端面设置有内导柱;所述上模退料板上设置有导孔A;所述导孔A与内导柱相匹配;所述下模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下模板、下垫板和凹模;所述下垫板上端面设置有内导套;所述凹模上设置有导孔B;所述导孔B与内导套相匹配;所述内导套与内导柱相配合;所述下模底部设置有模脚;所述模脚固定在压机板上。
优选的:所述上模退料板包括从左往右布置的预成型板、成型板152和截断板;所述成型板底面设置有让位孔。
优选的:所述让位孔的直径为180mm,深度为10mm;所述让位孔154孔口处设置有半径为1mm的倒角。
优选的:所述模脚和压机板采用45号钢热处理,其余模具部件原材料均采用SKD11高强度合金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膜片簧级进模具,与传统结构相比:采用新型级进模具,多道工序可在一套模具完成,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卸料板上设置有让位孔,有效地保护了模具,减少产品表面压伤,从而保证产品质量;模具部件原料采用SKD11高强度合金钢,辅助钢材采用45号钢热处理,不但提高整套模具刚性强度也大大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模的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成型板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A-A局剖示意图;
图5为带料经过加工后的产品排样图;
在图中:1.上模;11. 定位孔;12. 上模板;13. 上模垫板;14. 上模固定板;15. 上模退料板;151. 预成型板;152. 成型板;153. 截断板;154. 让位孔;16. 内导柱;17. 导孔A;2.下模;21. 定位凸台;22. 下模板;23. 下垫板;24. 凹模;25. 内导套;26. 导孔B;3. 模脚;4. 压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附图中:一种膜片簧级进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与下模2之间采用定位凸台21与定位孔11相配合;所述上模1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上模板12、上模垫板13、上模固定板14和上模退料板15;所述上模固定板14上端面设置有内导柱16;所述上模退料板15上设置有导孔A17;所述导孔A17与内导柱16相匹配;导孔A17的设置使得上模退料板15定位安装在上模固定板14上;所述下模2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下模板22、下垫板23和凹模24;所述下垫板23上端面设置有内导套25;所述凹模24上设置有导孔B26;所述导孔B26与内导套25相匹配;导孔B26的设置,使得凹模24定位安装在下垫板23上;所述内导套25与内导柱16相配合;内导柱16与内导套25构成的导轨,用于上模退料板15卸料;所述下模2底部设置有模脚3;所述模脚3固定在压机板4上;采用新型级进模具,多道工序可在一套模具完成,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所述上模退料板15包括从左往右布置的预成型板151、成型板152和截断板153;所述成型板152底面设置有让位孔154;所述让位孔154的直径为180mm,深度为10mm;所述让位孔154孔口处设置有半径为1mm的倒角;卸料板上设置有让位孔154,有效地保护了模具,减少产品表面压伤,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靖江三鹏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靖江三鹏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45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浮动级进模
- 下一篇:改善锻造轮毂轮辐变形的新型模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