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毫米波天线与导航天线的通信终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4346.3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9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袁涛;王洪洋;王松;钱可伟;黄冠龙;范墨林;韩崇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睿翔讯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24 | 分类号: | H01Q1/24;H01Q1/50;H01Q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毫米波 天线 导航 通信 终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集成毫米波天线与导航天线的通信终端结构。
背景技术
波长为1~10毫米的电磁波称毫米波,它位于微波与远红外波相交叠的波长范围,因而兼有两种波谱的特点,为下一代通信的主要频段。毫米波阵列天线是通过等幅同相等方式实现的平面或者立体的天线阵列。导航天线是手机通信终端上用于GPS、北斗、格洛纳斯等定位系统通信用的天线。目前还没有毫米波终端上市,毫米波主要的研究方向还是在基站或是单体天线的研究上,通信终端例如手机上的研究还停留在毫米波组阵阶段,主要是研究阵子和组阵的形式。
目前主流的手机通信终端等都是采用单独的GPS天线或者GPS+WIFI天线二合一来做导航天线使用,无法满足有高精准度位置要求的场合。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集成毫米波天线与导航天线的通信终端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毫米波天线与导航天线的通信终端结构,结合毫米波阵列天线与导航天线,并将毫米波阵列天线作为导航天线的耦合单元,使得导航天线更高效、更精准。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集成毫米波天线与导航天线的通信终端结构,其包括天线支架、位于所述天线支架上的天线模块,所述天线模块包括导航天线、围绕所述导航天线设置的且为所述导航天线的耦合单元的若干毫米波阵列天线,所述毫米波阵列天线并联在一起且在并联线路上设置有第一馈电点,所述导航天线上引出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馈电点连通的第二馈电点。
进一步的,所述毫米波阵列天线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天线支架的角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毫米波阵列天线的数量为2~4个。
进一步的,每一个所述毫米波天线阵列包括若干呈一排分布的组阵单元,所述组阵单元通过导体串联成一个分支,每个所述分支上均设置有一个导通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组阵单元为倒置的L型开槽、方形开槽中的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成毫米波天线与导航天线的通信终端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结合毫米波阵列天线与导航天线,并将毫米波阵列天线作为导航天线的耦合单元,通过调整毫米波阵列天线中组阵单元的个数与组阵形式,改变毫米波天线辐射方向图,从而实现将导航天线的方向图引导到通信终端的顶部,使得导航天线可以更加高效、更加准确的工作,提高导航天线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设计思路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天线支架;2毫米波阵列天线,21组阵单元,22导通开关;3导航天线;4第一馈电点;5第二馈电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为集成毫米波天线与导航天线的通信终端结构,其包括天线支架1、位于天线支架1上的天线模块,所述天线模块包括导航天线3、围绕导航天线3设置的且为导航天线3的耦合单元的若干毫米波阵列天线2,毫米波阵列天线2包括若干呈一排分布的组阵单元21。本实施例中,毫米波阵列天线2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设置在天线支架1的四个角区域且对称分布,且每一个毫米波天线阵列2中的组阵单元21通过导体串联成一个分支,所述分支之间通过导体并联在一起,每个所述分支上均设置有一个导通开关22。所有毫米波阵列天线2在并联主干线路上设置有第一馈电点4,导航天线4上引出设置有与第一馈电点4连通的第二馈电点5。在其他实施例中,毫米波阵列天线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导航天线3设置在天线支架1的中部。
通过导通开关22实现改变毫米波阵列天线2的个数和形式,从而实现天线辐射方向图可调功能。组阵单元21为倒置的L型开槽、方形开槽中的一种。导通开关22可采用电子开关、可变电容等实现。通过导通开关22实现改变毫米波天线阵列22的个数和形式,从而实现天线辐射方向图可调功能。毫米波天线阵列2对称设置在天线支架1的角区域位置,使得介质损耗更低;同时通过设置L型或方条形的组阵单元21使得辐射方向图均匀,提高天线辐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睿翔讯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睿翔讯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43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