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热炉用软化水生产及回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734160.8 | 申请日: | 2017-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8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 发明(设计)人: | 于跃华;张立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贺兰山冶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42 | 分类号: | C02F1/42 |
| 代理公司: | 宁夏合天律师事务所64103 | 代理人: | 周晓梅,孙彦虎 |
| 地址: | 753000 宁夏回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矿热炉用 软化 水生 回收 系统 | ||
1.一种矿热炉用软化水生产及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盐水配制装置、离子交换装置、储水池,盐水配制装置与离子交换装置连接,以将配制好的盐水送入离子交换装置,离子交换装置与储水池连接,以将生成的软水排入储水池,储水池设置出水口,以与用于矿热炉冷却的循环水管道的入水口连通,盐水配制装置包括配制槽、输送泵、上水管、水位控制计,所述配制槽为顶部开口的槽体,在槽体的内部设置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以将槽体的内部空腔分割为第一内腔、第二内腔、第三内腔,第一隔板的顶部与槽体的顶部平齐,第一隔板的底部不与槽体的底部连接,以形成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的盐水连通通道,第二隔板的顶部与槽体的顶部平齐,第二隔板的底部不与槽体的底部连接,以形成第二内腔和第三内腔的盐水连通通道,且第二隔板的高度小于第一隔板的高度,在第二内腔的底部设置第二台阶,以形成第二内腔的槽底,在第三内腔的底部设置第三台阶,以形成第三内腔的槽底,第一内腔的槽底的高度、第二内腔的槽底的高度、第三内腔的槽底的高度依次增加,在第三内腔的侧壁上开设盐水出口,盐水出口的高度高于第三内腔的槽底的高度,输送泵的输入口通过输入管道连接盐水出口,输送泵的输出口通过输出管道连接离子交换装置的输入口,上水管设置在配制槽的第一内腔的上方,水位控制计安装在上水管上,用于检测配制槽内的盐水水位,并依据检测结果控制上水管的导通和关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热炉用软化水生产及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内腔的槽底为倾斜槽底,第二内腔的槽底的倾斜方向为从靠近第三内腔的一侧向靠近第一内腔的一侧向下倾斜,第三内腔的槽底为倾斜槽底,第三内腔的槽底的倾斜方向与第二内腔的槽底的倾斜方向一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热炉用软化水生产及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配制槽包括外壁、内壁、及由外壁和内壁包围形成的保温空腔,在保温空腔内通入循环热水,以为配制槽内的水保温,加快块状食盐溶于水的速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热炉用软化水生产及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配制槽还设置一根溢流管道,溢流管道的下端与输送泵的输入口连通,溢流管道的上端设置在第三内腔的上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矿热炉用软化水生产及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热炉用软化水生产及回收系统还包括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塔、回水管、软水出水管,回水管的远端用于与矿热炉冷却的循环水管道的出水口连通,以将与矿热炉换热后的循环软水输送至冷却塔,回水管的近端从冷却塔的底部向上延伸至冷却塔的顶部,在冷却塔的顶部还设置风扇和若干喷管,若干喷管与回水管的近端连通,以使待冷却的软水沿着喷管向下洒落,还在冷却塔的侧壁上开设若干自然风入口,以使被风扇从下向上吸入的自然风与从上向下落下的软水形成对流,以对软水进行降温,冷却后的软水落在冷却塔底部,软水出水管的一端与冷却塔的底部连通,软水出水管的另一端与储水池连通,以将冷却后的软水输送至储水池。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矿热炉用软化水生产及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却装置还包括出水分管,所述出水分管的一端与软水出水管连通,出水分管的另一端与配制槽的保温空腔连通,以使用冷却后的软水为配制槽保温。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矿热炉用软化水生产及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热炉用软化水生产及回收系统还包括水井、水冷管网,水冷管网包括依次连接的入水细管、螺旋细管、出水细管,水井将地下水抽出送至入水细管,螺旋细管是由一根细管从上向下盘绕形成的锥形管网,下层的细管环绕的面积大于上层细管环绕的面积,所述水冷管网置放在冷却塔的内部,水冷管网设置在冷却塔顶部的喷管和冷却塔的底部之间,以使从喷管下落的软水被淋洒在水冷管网上,出水细管将换热后的地下水排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矿热炉用软化水生产及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管网还包括上水分管,上水分管的一端与出水细管连通,上水分管的另一端与配制槽的上水管连通,以将经过换热后的地下水送至配制槽内,用于配制盐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贺兰山冶金有限公司,未经宁夏贺兰山冶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416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