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抗震性能机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3143.2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7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高学斌;顾锦书;代廷振;袁涤非;俞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18 | 分类号: | H05K7/18;H05K7/14;H05K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震 性能 机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抗震性能机柜,属于机柜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机柜是用来存放计算机和相关控制设备的物件,可以提供对存放设备的保护,屏蔽电磁干扰,有序、整齐地排列设备,方便以后维护设备。而现有的普通机柜的整体强刚度只能满足日常需要,机箱依靠两侧螺钉与机柜立柱固定,仅在下方装有机箱托架;机柜底部仅通过螺栓与外部连接,当地震发生时,地脚螺栓处为机柜薄弱点,巨大的振动会造成机柜螺栓孔处撕裂。因此,在地震等极端恶劣环境下,普通机柜很难对柜内设备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当发生地震或其他引起的较大震动时,机柜往往会发生倾倒、解体,使机柜内的机箱受到严重损坏,对地震或灾害发生区域的通讯等供应维护工作造成极大阻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自身结构牢固,对机箱固定作用好,且与地面连接稳固的高抗震性能机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抗震性能机柜,包括机柜框架和安装于所述机柜框架上的前后柜门及两个侧门,所述机柜框架包括方形的柜底框架、柜顶框架,及连接柜底框架、柜顶框架的立柱,所述立柱通过螺栓固定在柜底框架和柜顶框架的四个角上,每个所述侧门通过两个以上的快速紧固件固定在立柱上;所述立柱上设置有机箱托架,所述机箱托架包括侧板、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侧板通过螺栓固定在位于机柜侧面的相邻两根立柱上,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相互平行地固定在侧板和立柱的垂直面上,且两者之间的距离等于待固定机箱的高度;所述柜底框架上设置有地脚螺栓孔,所述地脚螺栓孔上焊接有螺栓加强块,所述螺栓加强块与地脚螺栓孔相重合的位置设置有腰圆孔,所述螺栓加强块长80-90mm宽40-60mm高4-6mm,所述腰圆孔长50-70mm宽15-20mm,地脚螺栓穿过所述腰圆孔和地脚螺栓孔将机柜固定在地面上。
所述快速紧固件包括锁头,所述锁头的两侧设置有两个可收放的锁舌,所述锁舌与锁头内部的锁簧连接,所述锁簧与开锁机构连接,所述锁头安装于侧门的内部,所述开锁机构与侧门的外部连通,所述立柱上设置有锁孔,所述锁头插入锁孔后,锁舌弹出并卡在锁孔内。
每个所述侧门通过四个左右对称的快速紧固件与机柜框架连接。
所述侧面的相邻两根立柱之间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与立柱的连接处焊接有三角块。
所述前后柜门包括金属边框和有机玻璃门板,所述金属边框与有机玻璃门板的连接处设置有边槽,所述有机玻璃门板通过压条夹压在金属边框的边槽内。
所述上夹板、下夹板与机箱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缓振橡胶层。
所述侧板、上夹板和下夹板一体成型。
所述机柜框架为合金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柜底框架、柜顶框架及立柱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构成的机柜框架,结构牢固不易变形,使机柜具有较稳固的结构,同时螺栓固定便于安装拆卸;机箱托架包括侧板、上夹板和下夹板,上夹板和下夹板相互平行地固定在侧板和立柱的垂直面上,当机箱安装在机箱托架上时,上夹板、下夹板和侧板紧压在机箱的上、下面和侧面上,实现对机箱的牢固固定,与现有结构中仅设置有侧板及下侧托板的机箱托架相比较,可以防止机箱在震动中发生晃动;柜底框架的地脚螺栓孔上焊接有螺栓加强块,能在震动时减小地脚螺栓孔处的应力,增加机柜底部强刚度,防止地脚螺栓孔的撕裂,避免机柜倾倒。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高抗震性能机柜,能有效抵抗和缓冲地震对机柜的危害,在地震时达到对机箱的稳固固定和保护,适合在地震多发区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机柜框架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机箱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机箱托架与机箱配合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螺栓加强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侧门与立柱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快速紧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31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柴油泵房安全报警系统
- 下一篇:碳纤维石墨柔性接地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