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网孔型配电网接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3134.3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0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孙玉彤;黄树权;高铭远;尚育晶;付美贤;陈连军;蒋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谭晓欣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孔 配电网 接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电网络,特别是涉及一种网孔型配电网接线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配电网及其自动化既面临着巨大机遇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国配网自动化工作起步晚,早期的配电一次网络已基本形成,要实现配电网自动化,难度大、建设周期长、需要的投资也大。随着科技的发展,配电网自动化系统通过通信系统、保护系统、控制系统的建设,采用信息交互与共享,展现了基于网络的保护、控制及自愈新特征,可以实现故障的快速判断、隔离及供电网络的自愈。这对通信手段及网络等建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虽然配电网自动化是电力系统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要将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在我国庞大的配电系统全面建设与推广是不现实的,需要研究一种全新的、实用的配电网络结构,能够减少对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依赖度,还能够满足故障的快速隔离及快速自愈要求。
另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用户平均停电时间远比其余国家停电时间长,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都落后于发达国家,更何况中国的那些偏远地方。这除了与我国配电网络自动化水平低有关之外,还与配电一次网络结构落后和不合理有关。配电一次网络结构落后主要体现在因故停电时间长,故障位置诊断、隔离和恢复时间较长,互供能力差,网络重构和自愈能力低。一次网架设备不合理,即使采用先进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其效果难以实现。因此,需要研究新型配电网接线方式。
配电网网架规划及建设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用电企业的发展,合理的、与街区布置、与街道布置协调的配电网网架结构不但能节约投资,还能使供、用电企业均获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反之,如果规划及建设不合理,将会给供、用电企业双方均带来巨大损失。
高质量的配电网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但什么样的电网是高质量,目前国内外现有的配电网结构普遍存在认识盲区,过于追求自动化覆盖率,对一次网络结构研究重视不够,片面追求通过提高自动化水平来提高供电可靠性、自愈能力、网络重构能力及供电能力,即没能由主电源到街区、到街道、再到终端用户进行全面系统规划设计,难以满足时代城市发展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依赖配网自动化及网络即可全面提高供电可靠性、自愈能力、供电网络重构能力及供电能力的配电网接线结构供电系统,能够在任何地区建设及应用,同时也不影响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网孔型配电网接线结构,包括2N个具有相同结构的闭环,其中N是自然数且N≥2;每个闭环包括一个电源站和三个开关站,每个电源站包括一段母线以及连接于母线上的两回出线,每个开关站包括通过分段断路器串联的两段母线;每个闭环内通过四回闭环内联络线将所述一个电源站与三个开关站相连接;各闭环内的开关站分别通过两回闭环间联络线与一个其它闭环内的开关站两两相连;所述开关站在每回闭环内联络线上设置有闭环内联络线断路器、在每回闭环间联络线上设置有闭环间联络线断路器。
进一步,每个电源站及开关站的母线上均设置有母线电压互感器。
进一步,每个电源站的出线上、开关站的闭环内联络线上均设置有电流互感器。
进一步,每个开关站的闭环内联络线断路器及闭环间联络线断路器的线路侧均设置有线路电压互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网孔型配电网接线结构,采用街区网格化布置的接线方式,适合对现代城市负荷延网格化街道分布供电。每个闭环结构完全一致,可以先分开独立建设开关站、建立完整的闭环,然后再实现闭环间的备用连接,可以实现模块化、标准化、工厂化生产,有利于提高建设效率、降低成本。电源的自动恢复是由就地安装的进线备自投功能实现的,不依赖于通信网络及配网自动化系统,也不需要与其它系统配合既可以完成。本接线结构保护、备自投等智能设备调试及整定简单、方便,具有电源自动恢复时间短、可靠性高的优点。特别适合智能电网不发达地区及智能电网建设初期、无通信网络的区域使用。能够满足故障的快速隔离及快速自愈要求,失压负荷停电时间短,互供能力强,不依赖于通信网络就能实现供电网的重构和自愈,提高供电可靠性、自愈能力、网络重构能力及供电能力等。
附图说明
图1是进线备自投装置的接线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网孔型配电网接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站A母线失压后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珠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31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压双层直流微电网实验平台
- 下一篇:用于精密站的一体化电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