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电器及电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2032.X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7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余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保明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魏彦 |
地址: | 246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器 电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充电器及电动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道路拥堵的情况日益严重,以石油为车辆动力来源的汽车,不仅造成环境污染,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因而越来多的人采用自行车出行,自行车因体型小,出行方便简单,又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优点受到使用者的欢迎;但是自行车需要人骑行,付出体力,并且自行车的速度受到体力的限制,逐渐出现一种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以电能为动力源,因其低能耗、低污染、骑行快捷方便等优势,逐渐成为未来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
电动自行车,是指以充电器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形成的电动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的充电器采用充电器,充电器能够储存电能,使用者骑行电动自行车时,将充电器的电能转化成动能,带动电动车快速移动,使用者则不需要付出体力,即可快速出行。骑行完毕后,充电器的电能不足时,可以向充电器内充电以储存电能,为以后的出行做准备工作。
但是,每次对充电器充电时,充电器需要搬动到有市电接口的位置才可以充电,而大多市电是在室内的,对于身居高楼、没有车库的使用者来说,对充电器充电面临各种各样的不方便,给电动车充电也就成为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例如:室外没有充电的地方,充电器的电线没有足够的长度接到室内,所以每次充电均需要将充电器搬到室内,在每次充电后,还需要将电线收回,而缠绕电线有时不慎还会打结,非常麻烦;对于室外有充电的地方,充电器的电线暴露在室外,遇到下雨天气等,电线会受潮或者损坏,以使充电器受潮或者损坏,影响充电器的寿命,直至影响电动车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充电器在进行充电时,充电器的电线需要与市电连接,回收电线麻烦,并且电线暴露在室外,遇到雷雨天气,导致充电器受潮烧毁,影响充电器的寿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动车在充电过程中,需要移动充电器才能进行电动车的充电,移动过程中,容易损坏充电器,以及充电器容易受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充电器,包括电源本体、电线、绕线机构和防水机构;
所述电线一端与所述电源本体连接,所述绕线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电源本体连接,所述电线缠绕在所述绕线机构上,所述绕线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防水机构连接,所述防水机构套设在所述电线上,并设置在所述电线的另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绕线机构包括支撑架、壳体、绕线环和绕线槽;
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电源本体连接,所述壳体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绕线环连接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线缠绕在所述绕线环上,所述绕线环上设有便于所述电线排布的绕线槽。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机构包括滤水部和吸水部;
所述吸水部的一端与所述绕线机构连接,所述吸水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滤水部连接,所述电线依次穿过所述吸水部和滤水部。
进一步的,所述滤水部包括滤水管,所述滤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吸水部连接,所述滤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电线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滤水管的内侧壁连接滤水层。
进一步的,所述滤水层为毛刷,所述毛刷与所述滤水管的内侧壁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滤水管的外侧壁上设置对外部水流导流的导水槽。
进一步的,所述滤水管为可伸缩的管件。
进一步的,所述吸水部包括吸水管,所述吸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绕线机构的出线端连接,所述吸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滤水部连接;
所述吸水管的内侧壁连接吸水层。
进一步的,所述吸水层为海绵,所述海绵与所述吸水管的内侧壁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动车,包括机体和所述的充电器;
所述机体设有安装座,所述充电器与所述安装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器,所述电线一端与所述电源本体连接,所述绕线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电源本体连接,所述电线缠绕在所述绕线机构上,电源本体进行充电时,缠绕在绕线机构上的电线展开,用于连接市电,长度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充电完毕后,绕线机构可以将电线收起,操作简单方便;所述绕线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防水机构连接,所述防水机构套设在所述电线上,并设置在所述电线的另一端,电源本体在充电时,部分电线伸出绕线机构,裸露外部环境中,这部分裸露在外部环境中的电线套设在防水机构内,避免电线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外部环境的影响受潮,导致烧毁电源本体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保明,未经余保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20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电池盒提手负重性能检测辅助工装
- 下一篇:弹簧加减振器总成耐久试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