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指针类冲搭边模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1887.0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54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姜晓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1D28/14 | 分类号: | B21D28/14;B21D28/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41 | 代理人: | 周涌贺 |
地址: | 31005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针 类冲搭边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是一种指针类冲搭边模组件。
背景技术
在冲裁仪表指针类细长工件,由于工件细长、料薄且硬,所以传统是上对于这类冲裁件的冲裁都是非常困难的,成品率比较低,常常冲裁出来的工件边缘毛刺多,而且表面不平整,很多时候是要放在具有支撑块的冲裁孔上进行冲裁,并且冲头也需要是空心冲头,这种方式,不仅容易造成冲裁孔与支撑块之间的间隙处发生堵塞的情况,而且冲头也容易坏、复杂指针类冲头也不容易加工(如图6所示),不利于工件的长时间稳定冲裁,效率也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连续精确的对指针类细长工件进行冲裁的指针类冲搭边模组件,满足了生产企业对于指针类工件生产效率高、精度高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指针类冲搭边模组件,包括上模及下模,上模包括上模板及固定在上模板上的冲头,冲头上插接有压板,压板上固定有一对分别分布在冲头两侧的插接杆,上模板的底面开有孔一及截面大于孔一的引导孔二,插接杆插接在孔一处,插接杆的顶端固定有插接在引导孔二处的限位块一,上模板的底面与压板的顶面之间安装有压缩弹簧一;下模包括下模板,下模板上开有孔三,孔三的底面开有与孔三连通并截面大于孔三的孔四,孔三处插接有支撑块,支撑块的底部固定有与孔四插接一起的限位块二,下模板上固定有竖杆,竖杆上插接有一对硬质板,两硬质板之间设有插接在竖杆上的橡胶弹簧,限位块二的底部固定有一组对称设置的顶杆,顶杆压在顶端的硬质板处;下模板上设置有一对定位杆;当压板未压动下模板顶面时、压板底面与上模板底面之间的间距一大于冲头底面与上模板底面之间的间距二;定位杆与支撑块之间错开分布;上模板上固定有导套,下模板上固定有与导套配合的导柱,导柱安装有复位弹簧一。这里支撑块的作用是,用于支撑薄板板材;这里定位杆的作用是,用于薄板板材安装定位,用于后续冲头的冲压;这里竖杆、硬质板、橡胶弹簧、顶杆的作用是,用于冲头冲压薄板板材来冲落指针类工件时,支撑块可以与冲头一起移动,上模上移时,冲裁好的指针类工件能够通过橡胶弹簧的作用,使支撑块上移与下模板持平并送出冲裁好的指针类工件(如图4所示)。
进一步完善,下模板上开有一对插接孔,各定位杆插接在插接孔上,各定位杆通过固定在下模板上的气缸上下驱动,定位杆的顶端为锥形面。这里定位杆通过气缸驱动并且顶端为锥形面的作用是,能够利用气缸驱动定位杆上下移动,从而在对薄板板材冲裁好后,薄板板材上的定位孔无需从定位杆上拿出,从而可以使薄板板材连续的平移就能够连续的对薄板板材进行冲裁加工,提高效率。
进一步完善,气缸与定位杆之间安装有缓冲件,缓冲件包括固定块,固定块上开有纵向孔及与纵向孔连通并截面小于纵向孔的插接孔一,定位杆的底部固定有插接在纵向孔处的限位块三,限位块三与纵向孔底面之间安装有压缩弹簧二;气缸的活塞杆固定在固定块处。这里缓冲件的作用是,在上模上的冲头对薄板板材进行冲裁时,定位杆无需先通过气缸驱动退到插接孔处,而是利用上模上的压板通过缓冲件下压,再下压的过程中同时通过上模上的冲头对薄板板材进行冲裁,冲裁好后,薄板板材用平移时,在利用气缸把定位杆退回到插接孔处,这么做的好处时,相对于冲裁前把定位杆退回到插接孔,这种方式对薄板板材正被冲裁时,位置不会发生不确定的偏移,这样冲裁出来的指针类工件精度更高(如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首先板薄板板料上的定位孔配合在定位杆上,用于薄板板料的安装定位,然后下移上模,上模上的压板压住薄板板料,继续快速下移上模,上模上的冲头快速对薄板板材进行冲压,这时,支撑块受压,在薄板板材受到冲裁孔剪切冲裁时,支撑块起到支撑防止冲裁下来的工件变形,且边缘更光洁、毛刺少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件区域剖面图;
图3为图2的A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流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薄板板材及指针类工件成品的流程图;
图6为传统指针类冲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18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C型钢剪切模具
- 下一篇:一种轿车齿形离合器毂体用冲压冲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