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混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1466.8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7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石祥宇轻工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7 | 分类号: | B29C45/17;B29B13/06;B29B13/10;B29B7/4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35000 湖北省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料回收利用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混料系统。
背景技术
在注塑成型的过程中,易形成少量的废料及一定的边角料,目前一般将上述废料和边角料通过破碎处理之后与新料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后即可用于重新注塑。但是,实际应用时,由于破碎机破碎后形成的颗粒大小不一,其与新料的混合比例控制难度较大,一旦控制不好则不利于后续的注塑成型,而且一般通过人工混合,混合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注塑混料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注塑废料和边角料破碎后大小不一导致二次利用难度大、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注塑混料系统,包括:
破碎机;
进料输送线,其与所述破碎机的进料端连接;
分离装置,其包括与所述破碎机的出料端连接的风道、设于所述风道的出料端的第一引风机、与所述第一引风机的出料端连接的旋风分离器、与所述旋风分离器的第一出料口连接的粉尘收集袋、与所述旋风分离器的第二出料口连接的振动筛、与所述振动筛的第一出料口连接的第一收集斗及与所述振动筛的第二出料口连接的第二收集斗;
搅拌装置,其包括同轴设置的外筒体和内筒体、设于所述外筒体和内筒体之间的加热器、内置于所述内筒体的搅拌组件及与所述内筒体上端连通的排气管;
进料装置,其包括一料箱、与所述料箱底部连通的第一风管、连接第一风管和内筒体的第二引风机、通过三通阀分别与所述第一收集斗和第二收集斗底部连通的第二风管、连接第二风管和内筒体的第三引风机。
优选的,所述进料输送线包括支架、倾斜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输送带及驱动所述输送带转动的驱动电机。
优选的,所述输送带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的多个凸条,每个凸条均垂直于所述输送带设置。
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还包括一用于检测所述内筒体内物料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及一用于控制所述内筒体内物料温度在设定范围的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包括用于采集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产生的电信号的温度信号采集模块、用于比较所述电信号是否大于第一阈值的第一比较模块、用于当所述电信号大于第一阈值时驱动所述加热器停止加热的第一驱动模块、用于比较所述电信号是否小于第二阈值的第二比较模块、用于当所述电信号小于第二阈值时驱动所述加热器开启加热的第二驱动模块;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大于第二阈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置分离装置现将破碎料中的粉尘颗粒除去,然后将破碎颗粒分成不同粒径并分别与新料混合,其有利于提高混合比例的可控制性,同时设置搅拌装置和进料装置配合实现物料的均匀化混合,其提高了混合效率和混合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混料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的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注塑混料系统,包括:
破碎机1;
进料输送线2,其与所述破碎机1的进料端连接;
分离装置3,其包括与所述破碎机1的出料端连接的风道31、设于所述风道31的出料端的第一引风机32、与所述第一引风机32的出料端连接的旋风分离器33、与所述旋风分离器33的第一出料口连接的粉尘收集袋34、与所述旋风分离器33的第二出料口连接的振动筛35、与所述振动筛35的第一出料口连接的第一收集斗36及与所述振动筛35的第二出料口连接的第二收集斗37;
搅拌装置4,其包括同轴设置的外筒体41和内筒体42、设于所述外筒体41和内筒体42之间的加热器43、内置于所述内筒体42的搅拌组件44及与所述内筒体42上端连通的排气管45;
进料装置5,其包括一料箱51、与所述料箱51底部连通的第一风管52、连接第一风管52和内筒体42的第二引风机53、通过三通阀54分别与所述第一收集斗36和第二收集斗37底部连通的第二风管55、连接第二风管55和内筒体42的第三引风机5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石祥宇轻工配件有限公司,未经黄石祥宇轻工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14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锆合金管内表面残留氟提取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纯二氧化碲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