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质颗粒冷却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29389.2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57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升凯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C10L5/44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1104 | 代理人: | 缪利明 |
地址: | 20141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颗粒 冷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质燃料加工领域,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生物质颗粒冷却仓。
背景技术
生物质原料如农林废物如木屑、秸秆、刨花和花生壳等,常被用于加工成生物质燃料。加工时先对生物质原料进行粉碎,然后将经过粉碎的生物质原料输送至筛分机,通过筛分机将粗料和杂质分离,然后再将细料经生物质原料输送带输送至生物质燃料加工单元。生物质燃料加工单元加工得到的生物质颗粒经过筛分机筛分,合格的生物质颗粒被输送带输送至生物质颗粒冷却仓,并得到冷却和储存。
现有的生物质颗粒冷却仓通常为圆柱形,输送带的末端延伸至冷却仓的圆心处,颗粒从输送带的末端掉落,在掉落的过程中与空气换热,冷却,然后掉在冷却仓的中部。因此,在冷却仓内通常形成圆锥形的堆积,生物质颗粒燃料分布不均匀,导致冷却不彻底,从而引起生物质颗粒燃料爆裂,粉碎。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生物质颗粒冷却仓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颗粒冷却仓,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生物质颗粒冷却仓,包括顶部敞口的冷却仓主体,所述冷却仓主体的上部为六棱柱,下部为与所述六棱柱配合的六棱锥,所述六棱锥的底部中心安装第一出料管,所述冷却仓主体通过6根第一支承柱支承在地面上;
所述冷却仓主体的内部安装颗粒分散装置,所述颗粒分散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冷却仓主体的上部中心的一个空心圆柱,及一端固定在所述空心圆柱的外周,另一端分别固定在6根所述第一支承柱上的6个连接槽,所述空心圆柱通过固定件固定吊装在生物质颗粒输送装置的末端支承框架上,所述连接槽由所述生物质颗粒冷却仓的中心至所述第一支承柱向下倾斜;
所述连接槽包括底板和两侧的侧板,所述连接槽的底板上分别开设两个第一开口,所述连接槽底部的侧板上分别开设两个第二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冷却仓主体的下部六棱锥的一侧开设一个第二出料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冷却仓主体的下部六棱锥通过若干根第二支承柱支承。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六棱锥还通过若干根第三支承柱支承,所述第三支承柱位于所述第二支承柱的内侧;所述第三支承柱两两之间通过横杆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冷却仓主体的上部包括第一层框架结构和第二层框架结构,所述第一层框架结构包括六根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一支承柱的顶端,形成正六边形的框架结构,所述第二层框架结构包括六根第二连接杆,所述的第二连接杆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一支承柱的中部,形成正六边形的框架结构,所述第一层框架结构和第二层框架结构之间固定安装围网。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层框架结构和第二层框架结构的中间还设置有第三层框架结构,所述第三层框架结构包括六根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一支承柱上,形成正六边形的框架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冷却仓主体的上部六棱柱的一侧的所述第一层框架结构和第二层框架之间分别设置若干根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强杆的数目为两根。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支承柱之间设置斜撑,所述斜撑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承柱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生物质颗粒冷却仓,生物质颗粒通过中心圆柱、连接槽及连接槽上的开口均匀分布在生物质颗粒冷却仓内,延长了冷却时间,冷却效果好,大大降低了生物质颗粒爆裂、粉碎的比例。
2)生物质颗粒冷却仓主体采用六棱柱和六棱锥结构,结构稳定性好,生物质颗粒冷却仓上部的六棱柱通过围网围住,保证了上部的空气流动,有利于散热,进一步保证了生物质颗粒的冷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生物质颗粒冷却仓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生物质颗粒冷却仓的结构示意图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生物质颗粒冷却仓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颗粒分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升凯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升凯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293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加热原料桶
- 下一篇:一种新型溴素储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