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动态二维码的旋转式防伪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28964.7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9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袁涌耀;樊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沃朴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 | 分类号: | G06K19/07;G06Q30/00;H04L9/32;H04L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动态 二维码 旋转 防伪 标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伪标签,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动态二维码的旋转式防伪标签。属于防伪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防伪标签是能粘贴和印刷在标的物的表面或标的物外包装上,具有防伪作用的标识,是对那些以欺骗为目的且未经所有权人准许,而进行仿制或复制的活动所采取的自我防护措施。
防伪标签广泛存在于各行各业,其防伪特征及识别的方法是防伪标签的灵魂,识别简单和极难仿制二者之间的有效结合,方能称之为有效的防伪,才能起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作用。
传统防伪技术可以大体分为两类:材料防伪和数码防伪。材料防伪是最原始的防伪手段,依靠肉眼和经验进行识别防伪,主要包括激光防伪、温变油墨、防伪版文和滴水消失等。数码防伪是在防伪标签上设置一个刮开式或揭开式涂层,涂层内留有一串防伪数码,消费者根据厂家提供的信息通过短信、电话或者上网方式进行查询验证。
但是,上述的防伪标签往往不容易被消费者识别,且极易被不法分子复制,导致产品的仿制和复制现象特别严重,进而扰乱了正当市场的竞争机制,给所有权人和消费者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动态二维码的旋转式防伪标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动态二维码的旋转式防伪标签,包括嵌设于商品内部的:
圆形保护壳,其下表面与商品的外表面平齐;
动态二维码显示单元,包括支架,支架的形状尺寸与圆形保护壳相适应,支架上设有旋转轴,圆形保护壳套在旋转轴上并可绕轴旋转,支架上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指纹传感器、NFC芯片和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底部设有输入端;以及
动态二维码生成单元,包括壳体,其与支架的底部一体式连接,壳体内设有与输入端连接的运算器;
其中,所述指纹传感器和运算器分别与服务器无线通信,所述服务器还与识别NFC芯片和动态二维码的手持客户端设备无线通信。
优选的,所述圆形保护壳的上表面设有拉环,便于使用者勾住该拉环使得圆形保护壳沿旋转轴转动,从而暴露出指纹传感器、NFC芯片和显示屏。
优选的,所述圆形保护壳与商品之间通过易碎纸粘结,采用易碎纸双面粘结的方式将圆形保护壳与商品固定在一起,圆形保护壳一旦旋转移动,易碎纸发生肉眼可见的破损。
优选的,所述圆形保护壳的材质选自PPO、POM、PVB、PC、PMMA、PS、PET、PETG、SAN、MS、MBS、PES、TPX、HEMA、EFP、PVF、EP、PF、AS、BS中的任一种。
优选的,所述圆形保护壳与动态二维码显示单元之间填充有柔性材料薄层,以避免商品运输过程中对显示屏、指纹传感器和NFC芯片的撞击磕碰。
优选的,所述支架的上表面设有凹陷,指纹传感器和NFC芯片分别固定于该凹陷中,避免了指纹传感器和NFC芯片带来的支架上表面不平整,进而减少了商品运输过程中对显示屏的磨损。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开关,所述开关与服务器通信,并与运算器连接,手持客户端设备识别的NFC信息和指纹传感器采集到的指纹信息实时上传至服务器;向开关下达开启指令,运算器开始运算,生成动态二维码并传送至显示屏实时显示,以供手持客户端设备读取识别,手持客户端设备识别的动态二维码信息也实时上传至服务器,并与前述的指纹信息、NFC信息相匹配,并将该关联信息存储到云数据库,倘若第二人再以该NFC标记的标签进行防伪识别请求,由于指纹信息不匹配,服务器不会向运算器下达运算指令,显示屏也相应不会显示动态二维码,防伪验证失败,有效防止了防伪标签复制。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部还设有抗磁干扰装置、控温装置、定位装置、位置信息存储器、警示装置、电源及充电装置(优选为无线充电装置),各个元器件之间填充有柔性材料,以避免商品运输过程中对各个元器件的撞击磕碰;具体如下:
控温装置,设定高温和低温两个阈值,控温装置在外界温度高于高温阈值、或低于低温阈值时自动工作,将壳体内元器件的温度控制在高温阈值和低温阈值之前,保障各元器件的寿命;
定位装置和位置信息存储器,能够记录标签的位置变化信息;
警示装置,设定报警事件,当报警事件发生时,警示装置发出机械波或电磁波进行警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沃朴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沃朴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289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动态二维码的分散嵌入式防伪标签
- 下一篇:环形IC卡